A-A+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

出自宋代辛弃疾的《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管送归船。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
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贤。想夜半承明,留教视草,却遣筹边。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殢酒只依然。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我感到人生衰老,早年的情怀、趣味全减,面对着送别酒,怯惧年华流变。何况屈指指计算中秋佳节将至,那一轮美好的圆月,偏不照人的团圆。无情的流水全不管离人的眷恋,与西风推波助澜,只管将归舟送归。祝愿你在这晚秋的江面,能将莼菜羹、鲈鱼脍品尝,回家后怀儿女团取在夜深的灯前。趁旅途的征衫...

参考赏析

赏析

稼轩词多是感时抚事之作,并且词情豪放。即或是送别词,也多是慷慨悲吟,此词即是如此。这首词是公元1172年(宋孝宗乾道八年)作者在滁州任上,为送他的同事范倅赴临安而作。范倅,名昂。这次范昂被召回临安,作者对他寄与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能受到皇帝的重用,并热情地鼓励他到前方去筹划军事,...

作者介绍

辛弃疾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 | https://mj.facekun.com/5515.html

形容生活充实的诗句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形容生活充实的诗句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邯郸驿里逢冬至,报膝灯前影伴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

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

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
出自明朝诗人丘浚的《咏菊》 浅红淡白间深黄,簇簇新妆阵阵香。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 赏析  贵自然,“咏物以托物寄兴为上”(清·薛雪《一瓢诗话》),托物寄兴亦以自然为绝妙,自然天成是咏物诗的至境。丘浚作诗主张自然成文,反对用奇语异辞,认为“眼前景物口头语,便是诗家绝妙辞”(《答友人论诗》)。所以,他的诗大都写得自然清新,颇多天机自动天籁自鸣机趣。他的咏物诗也大多是“眼前景...

赞美梅花的诗句、与梅花有关的诗句

赞美梅花的诗句、与梅花有关的诗句
●明·唐寅 题画 雪压江村阵作寒,园林俱是玉英攒。 急须沽酒浇清冻,亦有疏梅唤客看。 ●早春 明·陈继儒 春风无力柳条斜,新草微分一抹沙。 欲向主人借锄插,扫开残雪种梅花。 ●宋徽宗画半开梅 明·赵友同 上皇朝罢酒初酣,写出梅花蕊半含。 惆怅汴宫春去后,一枝流落到江南。 ●画梅 明·方孝孺 微雪初消月半池,篱边遥见两三枝。 清香传得天心在,未话寻常草木知。 ●画梅 明&midd...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