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所见》古诗翻译赏析

所见

  作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注释:

  ⑴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⑵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⑶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⑷欲:想要。

  ⑸捕:捉。

  ⑹鸣:叫。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

  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

  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赏析:

  户外林阴道上,一位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慢慢而来。也不知有啥开心事儿,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响,整个树木全给他惊动了。遽然,歌声停下来,小牧童脊背笔挺,嘴巴紧锁,两眼凝望着高高的树梢。“知了,知了,知了……”树上,一只蝉儿也在扯开嗓门,得意洋洋地唱呢。正是它把小牧童招引住了,他真想将蝉儿捉一手呢!这情形,全被人看在眼里,写进中。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歌唱的气派,多么松懈、猖狂;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态,又是多么专心啊!这从动到静的改变,写得既俄然又天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厅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至于下一步的动态,小牧童如何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领会、去遥想、去考虑。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所见》古诗翻译赏析 | https://mj.facekun.com/499.html

描写秋天的诗句 惟将两鬓雪, 明日对秋风

描写秋天的诗句 惟将两鬓雪, 明日对秋风
万事销身外, 生涯在镜中。 惟将两鬓雪, 明日对秋风。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直北关山金鼓震,征西车马羽书迟。  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宋·林速《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潇潇:小雨降落的样子。宋·柳永《八声甘州》 宿雨朝来歇,...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全诗赏析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全诗赏析
名句“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杂诗三首》 杂诗三首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心心视春草,畏向阶前生。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全诗赏析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全诗赏析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 静夜思 作者:李白 年代: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赏析: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何况是在月明...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出自宋代苏轼的《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秋凉 一作:新凉)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世上万事恍如一场大梦,人生经历了几度新凉的秋天?到了晚上,风吹动树叶发出的声音,响彻回廊里,看看自己,眉头鬓上又多了几根银丝。  酒并非好酒,却为客少发愁,月亮虽明,却总被云...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