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出自宋代李清照的《醉花阴》

  醉花阴

  作者: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抒情的是重阳佳节怀念丈夫的心境。传说清照将此词寄给赵明诚后,惹得明诚较量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眼,作词数阕,然终未胜过清照的这首《醉花阴》。

  “薄雾彤云愁永昼”,这一天从早到晚,天空都是布满着“薄雾彤云”,这种阴沉沉的气候最使人感到忧虑烦闷难捱。外面气候欠安,只好待在屋里。“瑞脑消金兽”一句,就是转写室内情形:她单独个儿看着香炉里瑞脑香的袅袅青烟入迷,真是穷极无聊!又是重阳佳节了,气候骤凉,睡到深夜,凉意透入帐中枕上,比照配偶聚会时闺房的温馨,真是不可同日而语。上片寥寥数句,把一个闺中少妇心事重重的愁态描画出来。她走出室外,气候欠好;待在室内又闷得慌;白日欠好过,黑夜更难挨;坐不住,睡不宁,真是难以将息。“佳节又重阳”一句有深意。古人对重阳节十分重视。这天亲朋聚会,相携登高,佩茱萸,饮菊酒。李清照写出“瑞脑消金兽”的孤独感后,马上接以一句“佳节又重阳”,显然有言外之意,暗示当此佳节良辰,丈夫不在身边。“遍插茱萸少一人”,怎叫她不“每逢佳节倍思亲”呢!“佳节又重阳”一个“又”字,是有很浓的豪情颜色的,杰出地表达了她的伤豪心境。紧接着两句:“玉枕纱厨,深夜凉初透”。丈夫不在家,玉枕孤眠,纱帐内独寝,又会有啥感受!“深夜凉初透”,不只是时令转凉,而是别有一番苍凉味道。

  下片写重阳节这天赏菊喝酒的情形。把酒赏菊本是重阳佳节的一个首要节目,大约为了应景吧,李清照在屋里闷坐了一天,直到黄昏,才强打精力“东篱把酒”来了。可是,这并未能宽解一下愁怀,反而在她的心中掀起了更大的豪情波涛。重阳是菊花节,菊花开得极盛极美,她一边喝酒,一边赏菊,染得浑身花香。但是,她又不由触景伤情,菊花再美,再香,也无法送给远在异地的亲人。“有暗香盈袖”一句,化用了《古诗十九首》“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句意,暗写她无法解闷的对丈夫的怀念。她真实不由自主,再无喝酒赏菊的意绪,所以仓促回到闺房。“莫道不消魂”句写的是晚来风急,瑟瑟西风把帘子掀起了,人感到一阵寒意。联想到方才把酒相对的菊花,菊瓣纤长,菊枝瘦细,而斗风傲霜,人则悲秋伤别,消愁无计,此刻顿生人不如菊之感。以“人比黄花瘦”作结,取譬多端,含蕴丰厚。

  从气候到瑞脑金兽、玉枕纱厨、帘外菊花,词人用她愁闷的心境来看这一切,无不涂上一层愁闷的豪情颜色。

  以花木之“瘦”,比人之瘦,诗词中不乏相似的语句,这是由于正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才一起创造出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怀人的境地。“莫道不消魂”,直承“东篱把酒”以“人拟黄花”的比方,与全词的全体形象相结合。“帘卷西风”一句,更直接为“人比黄花瘦”句作环境气氛的烘托,使人幻想出一幅画面:重阳佳节佳人独对西风中的瘦菊。有了时令与环境气氛的烘托,“人比黄花瘦”才有了更深沉的寄予,此句也才能为千古传诵的佳句。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https://mj.facekun.com/498.html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出自宋代郑文宝的《柳枝词》 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参考翻译 译文 一艘艘画船系着杨柳树枝停靠在岸边,岸边的杨柳树随风摇摆。诗人看着岸上的行人在附近的酒家饮酒送别还没喝到一半,船家却已经载着朋友起锚...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出自宋代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樯橹 一作:强掳)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人生 一作:人间;尊 通:樽) ...

烦事天天有,贵在心放宽

烦事天天有,贵在心放宽
活在人世间,人人都说烦。 出则忙事业,入则思三餐。 冒尖遭人妒,窝囊被人嫌。 权大恶梦多,无权办事难。 钱多畏盗贼,钱少受贫寒。 坎坷人生路,何时走得完。 烦必伤身体,无端蚀本钱。 人生几多时,也就百十年。 烦事天天有,贵在心放宽。 世间许多事,谁人能做完。 青山依旧在,谁见故人还。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