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描写秋季景色的诗句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https://gs.aguanjie.com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明中。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晚晴》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赏析  细腻地描画晚晴景物,或许不算太难。但如果要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人独特的感受与心境,特别是要不露痕迹地寓托某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使读者在思想上受到启示,这就需要诗人在思想境界和艺术工力上都“更上一层楼”。   首联说自己居处幽僻,俯临夹城(城门外的曲城)...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出自盛唐诗人王昌龄的《采莲曲》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赏析  这首像一幅美妙的采莲图,描写了江南采莲少女的劳动生活和青春的欢乐。   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全诗生动活泼,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趣。 ...

和风和雨点苔纹,漠漠残香静里闻。

和风和雨点苔纹,漠漠残香静里闻。
出自清代诗人律然的《落梅》 和风和雨点苔纹,漠漠残香静里闻。林下积来全似雪,岭头飞去半为云。不须横管吹江郭,最惜空枝冷夕曛。回首孤山山下路,霜禽粉蝶任纷纷。 赏析  梅以其贞干高节,先春而放,常得人青睐。写早梅报春者有之,写盛梅如海者亦有之,写月影梅枝者有之,写踏雪寻梅者亦有之,而写落梅者却不多见。然公此诗,绘尽落梅之态,写尽落梅之况:和风和雨,漠漠残香,积来林下,飞去岭头,...

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出自宋代姜夔的《踏莎行·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她体态轻盈、语声娇软的形象,我分明又从好梦中见到了。我仿佛听到她在对我说:长夜多寂寞呀,你这薄情郎怎么会知道呢?春天才刚开头,却早已被我的相思情怀染遍了。...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