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关于描写冬的诗句、描写冬景的诗句

◆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
肃杀:严酷萧瑟的样子。
唐·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

◆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叫:风声如吼。
唐·孟郊《苦寒吟》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唐·元稹《南秦雪》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六出: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出”称雪花。琼枝:竹枝因雪覆盖面似白玉一般。
唐·高骈《对雪》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唐·白居易《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两句写雪花纷飞的景象。
唐·李商隐《对雪二首》

◆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
咽:泉水因冰冻而流动不畅,因以呜咽来形容。吟:歌吟。
唐·刘驾《苦寒吟》:“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玉龙:形容飞雪。败鳞残甲:形容雪片乱舞如鳞甲之片纷纷坠落。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四引《西清诗话》载张元作《雪》诗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玉:喻白雪。
元·黄庚《雪》

◆雨雪瀌瀌,见晛曰消
瀌瀌:雪盛的样子;一说犹“飘飘”。晛;太阳的热气。曰:语助词,无实义。
《诗经·小雅·角弓》

◆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凄凄:寒凉。翳翳:阴暗。希:少。在目:眼睛所见。皓:白。
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出自盛唐诗人王维的《山中》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赏析  这首小以诗人山行时所见所感,描绘了初冬时节的山中景色。   首句写山中溪水。荆溪,本名长水,又称浐水,源出陕西蓝田县西南秦岭山中,北流至长安东北入灞水。这里写的大概是穿行在山中的上游一段。山路往往傍着溪流,山行时很容易首先注意到蜿蜒曲折、似乎与人作伴的清溪。天寒水浅,山溪变成涓涓细流,露出磷磷...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出自宋代陈与义的《襄邑道中》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注释①襄邑:今河南省睢(suī)县,在开封(北宋京城)东南150里,惠济河从境内通过。②榆堤:栽满榆树的河堤。③不知:不知道。④俱东: 俱: 一起 指一起向东。译文两岸原野落花缤纷,随风飞舞,连船帆也仿佛也染上了淡淡的红色,船帆趁顺风,一路轻扬,沿着长满榆树的大堤,半日工夫...

古代十首经典爱情诗词点评

古代十首经典爱情诗词点评
一、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点 评:这是苏东坡的爱妾王朝云死后,有一天他梦见亡妾之后写的感怀诗。朴素真挚的深情,沉痛的生离死别,每读一次就更为其中的深情所感动。阴阳相隔,重逢只 能期于梦中,苏东坡用了十年都舍弃不下...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出自唐朝诗人韦庄的《台城》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赏析  台城位于今南京市玄武湖畔,据宋·王象之《舆地纪胜》“江南东路建康府 ”条下载:“台城一曰苑城,即古建康宫城也,本为吴后苑城,晋成帝咸和五年(公元330年)作新宫于此,其城唐末尚存”。   南京古称金陵,地处江南,“霏霏”正是状写其多雨而细密如丝的气候特征,芳草弥蔓,绿遍江岸无远不达,一个...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