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诗经名句“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全诗出处作者及翻译赏析

    国风·王风·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名句“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出自《国风·王风·采葛》

    作品赏析:

    此篇由于只是表现一种急切的相思情绪而没有具体内容,所以旧说随意性很大,如《毛诗序》以为是“惧谗”,所谓“一日不见于君,忧惧于谗矣”;朱熹《诗集传》则斥为“淫奔”之诗,说“采葛所以为絺綌,盖淫奔者托以行也。故因以指其人,而言思念之深,未久而似久也”;吴懋清《毛诗复古录》则以为采葛(萧、艾)比喻平时蓄养人才,“临时方获其用,若求之太急……一日则如三月之久”;牟庭《诗切》又说是“刺人娶妻……而徒溺其色,一日不见,则思之如三月之久”;姚际恒、方玉润、吴闿生却一致认为是怀友忆远之诗,方氏申述云:“夫良友情亲如夫妇,一朝远别,不胜相思,此正交情深厚处,故有三月、三秋、三岁之感也!”(《诗经原始》)近人则多主恋歌说。就诗论诗,视为怀念情人之作为妥。闻一多指 出“采集皆女子事,此所怀者女,则怀之者男”(《风诗类钞》)。译文取闻说作男词。

    热恋中情人无不希望朝夕厮守,耳鬓相磨,分离对他们是极大的痛苦,所谓“乐哉新相知,忧哉生别离”,即使是短暂的分别,在他或她的感觉中也似乎时光很漫长,以至于难以忍耐。此诗三章正是抓住这一人人都能理解的最普通而又最折磨人的情感,反覆吟诵,重叠中只换了几个字,就把怀念情人愈来愈强烈的情感生动地展现出来了,仿佛能触摸到诗人激烈跳动的脉搏,听到他那发自心底的呼唤。全诗既没有卿卿我我一类爱的呓语,更无具体的爱的内容叙述,只是直露地表白自己思念的情绪,然而却能拨动千古之下读者的心弦,并将这一情感浓缩为“一日三秋”的成语,审美价值永不消退,至今仍活在人们口头。其艺术感染力的奥妙在哪里?蒋立甫《风诗含蓄美论析》曾剖析此诗“妙在语言悖理”,意思说:从科学时间概念衡量,三个月、三个季节、三个年头怎能与“一日”等同呢?当是悖理的,然而从诗抒情看却是合理的艺术夸张,合理在热恋中情人对时间的心理体验,一日之别,逐渐在他或她的心理上延长为三月、三秋、三岁,这种对自然时间的心理错觉,真实地映照出他们如胶似漆、难分难舍的恋情。这一悖理的“心理时间”由于融进了他们无以复加的恋情,所以看似痴语、疯话,却能妙达离人心曲,唤起不同时代读者的情感共鸣。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出自唐代王贞白的《白鹿洞二首·其一》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已春深 一作:春已深)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专心读书,不知不觉春天过完了,每一寸时间就像一寸黄金珍...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出自宋代陆游的《沈园二首》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参考翻译 译文 城墙上的角声仿佛也在哀痛,沈园已经不是原来的亭台池阁。那座令人伤心的桥下,春水依然碧绿,当年这里我曾经见到她美丽的侧影惊鸿一现。她去世已经四十年有余,我连梦里也见不到,沈园的柳树和我一样都老了。连柳绵都没...

40条经典语录,够用一辈子!

40条经典语录,够用一辈子!
1.当今国际流行的十大健康生活方式 (1)少食肉(2)晒太阳(3)雨中行(4)常唱歌(5)饭后息(6)挺起胸(7)静坐思(8)天伦乐(9)步当车(10)行善事。 2.保持自我五术 工作勤奋,娱乐有度;对待朋友,不玩心术;处理事务,不躁不怒;生活讲究,量入为出;知足常乐,一生幸福! 3.八大禅语 不争,元气不伤;不畏,慧灼闪光;不怒,百神和畅;不忧,心底清凉;不求,不卑不亢;不执,可圆可方;不贪,...

经典爱情诗句、经典诗句大全

经典爱情诗句、经典诗句大全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