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全诗出处作者及翻译赏析

    《·国风·郑风·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意思是“青青的是他的衣领,日日萦绕在我心里。”

    诗经名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作品赏析:

    由于孔子曾说过“《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经学家便将《诗经》的每首诗都套上“思无邪”的灵光圈,致使一部《诗经》竞成了儒家的道德教科书。如此篇《子衿》,《毛诗序》认为“刺学校废也,乱世则学校不修焉”.孔颖达疏进一步解释说:“郑国衰乱不修学校,学者分散,或去或留,故陈其留者恨责去者之辞,以刺学校之废也。经三章皆陈留者责去者之辞也。”可是在诗中实在看不出什么“学校废”的迹象。朱熹指 出:“此亦淫奔之诗。”(《诗集传》)倒是看出这是男女相悦之辞,纠正了前人的曲解臆说。

    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全诗三章,采用倒叙手法。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对方的衣饰给她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可想见其相思萦怀之情。如今因受阻不能前去赴约,只好等恋人过来相会,可望穿秋水,不见影儿,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捎个音信?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主动前来?”第三章点明地点,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

    近人吴闿生云:“旧评:前二章回环入妙,缠绵婉曲。末章变调。”(《诗义会通》)虽道出此诗章法之妙,却还未得个中三昧。全诗五十字不到,但女主人公等待恋人时的焦灼万分的情状宛然如在目前。这种艺术效果的获得,在于诗人在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诗中表现这个女子的动作行为仅用“挑”、“达”二字,主要笔墨都用在刻划她的心理活动上,如前两章对恋人既全无音问、又不见影儿的埋怨,末章“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独白。两段埋怨之辞,以“纵我”与“子宁”对举,急盼之情中不无矜持之态,令人生出无限想像,可谓字少而意多。末尾的内心独自,则通过夸张修辞技巧,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其强烈的情绪心理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可谓因夸以成状,沿饰而得奇。心理描写手法,在后世文坛已发展得淋漓尽致,而上溯其源,此诗已开其先。所以钱钟书指 出:“《子衿》云:‘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子宁不来?‘薄责己而厚望于人也。已开后世小说言情心理描绘矣。”(《管锥编》)

赞美春天景色的诗句、描写赞美春天的诗句

赞美春天景色的诗句、描写赞美春天的诗句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唐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阳和:春天的和暖之气。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汀:水岸平地。 唐 戴叔伦《苏溪亭》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半;多数。未匀:参差不齐。唐 杨巨源《城东早春》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唐 张籍《春别曲》 ◆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此是清明时节的景色描写。 唐 李山...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出自宋代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作一首词曲喝着一杯美酒。想起去年同样的...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出自宋代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守着窗儿 一作:守著窗儿) ...

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

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
出自唐代韦庄的《女冠子·四月十七》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昨天深夜里,我清楚的记得自己梦见了你。和你说了许久的话,发现你依旧还是那么美...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