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全诗出处作者及翻译赏析

    《·国风·郑风·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意思是“青青的是他的衣领,日日萦绕在我心里。”

    诗经名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作品赏析:

    由于孔子曾说过“《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经学家便将《诗经》的每首诗都套上“思无邪”的灵光圈,致使一部《诗经》竞成了儒家的道德教科书。如此篇《子衿》,《毛诗序》认为“刺学校废也,乱世则学校不修焉”.孔颖达疏进一步解释说:“郑国衰乱不修学校,学者分散,或去或留,故陈其留者恨责去者之辞,以刺学校之废也。经三章皆陈留者责去者之辞也。”可是在诗中实在看不出什么“学校废”的迹象。朱熹指 出:“此亦淫奔之诗。”(《诗集传》)倒是看出这是男女相悦之辞,纠正了前人的曲解臆说。

    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全诗三章,采用倒叙手法。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对方的衣饰给她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可想见其相思萦怀之情。如今因受阻不能前去赴约,只好等恋人过来相会,可望穿秋水,不见影儿,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捎个音信?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主动前来?”第三章点明地点,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

    近人吴闿生云:“旧评:前二章回环入妙,缠绵婉曲。末章变调。”(《诗义会通》)虽道出此诗章法之妙,却还未得个中三昧。全诗五十字不到,但女主人公等待恋人时的焦灼万分的情状宛然如在目前。这种艺术效果的获得,在于诗人在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诗中表现这个女子的动作行为仅用“挑”、“达”二字,主要笔墨都用在刻划她的心理活动上,如前两章对恋人既全无音问、又不见影儿的埋怨,末章“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独白。两段埋怨之辞,以“纵我”与“子宁”对举,急盼之情中不无矜持之态,令人生出无限想像,可谓字少而意多。末尾的内心独自,则通过夸张修辞技巧,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其强烈的情绪心理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可谓因夸以成状,沿饰而得奇。心理描写手法,在后世文坛已发展得淋漓尽致,而上溯其源,此诗已开其先。所以钱钟书指 出:“《子衿》云:‘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子宁不来?‘薄责己而厚望于人也。已开后世小说言情心理描绘矣。”(《管锥编》)

心情不是人生的全部,却能左右人生的全部

心情不是人生的全部,却能左右人生的全部
心情不是人生的全部,却能左右人生的全部。心情好,什么都好,心情不好,一切都乱了。我们常常不是输给了别人,而是坏心情贬低了我们的形象,降低了我们的能力,扰乱了我们的思维,从而输给了自己。控制好心情,生活才会处处祥和。好心态塑造好心情,好心情塑造最出色的你。 摔跤了,不要哭,再爬起来,站直一笑,拍拍尘灰,继续奔跑。正视人生的每一个挫折,适应人生的每一回起伏,吸取人生的每一场失败,...

有关马的诗句_有关关于描写马的诗词名句

有关马的诗句_有关关于描写马的诗词名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王绩《野望》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王翰《凉州词》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nb...

描写春天的诗句、关于春天美景的诗句

描写春天的诗句、关于春天美景的诗句
◆作者:武元衡 年代:唐朝杨柳阴阴细雨晴, 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 又逐春风到洛城。 ◆作者:杜甫 年代:唐朝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作者:苏轼 年代:宋朝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朝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

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

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
出自宋代辛弃疾的《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长恨啊!实在更长恨!我把它剪裁成《短歌行》。及时唱歌行乐...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