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白居易: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全诗赏析

古诗名句“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花非花》

花非花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注释:

朝云:此借用楚襄王梦巫山神女之典故。宋玉《高唐赋》序: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蛆,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作品赏析:

  《花非花》是变格的仄韵七绝,他把前二句各分为三三句法。其实是为妓女而作的,“花非花”二句比喻她的行踪似真似幻,似虚似实。唐宋时代旅客招妓女伴宿,都是夜半才来,黎明即去。元稹有一首诗《梦昔时》,记他在梦中重会一个女子,有句云:“夜半初得处,天明临去时。”也是描写这一情况。因此,她来的时间不多,旅客宛如做了一个春梦。她去了之后,就像清晨的云,消散得无影无踪。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第一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第二句:“白云生处有人家”,描写人山行...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
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林深雾暗晓光迟,日暖风轻春睡足。雨中有泪亦凄怆,月下无人更清淑。先生食饱无一事,散步逍遥自扪腹。不问人家与僧舍,拄杖敲门看修竹。忽逢绝艳照衰朽,叹...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出自唐代杜荀鹤的《送人游吴》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水港 一作:水巷)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你到姑苏时将会看到,那儿的人家房屋都临河建造。姑苏城中屋宇相连,没有...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