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赏牡丹》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赏析
  中一个"赏"字,总揽全局,直贯通篇,意境全出.

  诗中"真国色"三字,力重干钧,掷地有声,牡丹与芍药,荷花相比,雍容华贵,艳压群芳,才产生"动京城"的效应,神韵毕现.

  通过写芍药的妖无格和荷花的净少情,和牡丹进行对比,以烘托牡丹之美.

  拟人:"妖无格"与"净少情"

  比喻:"真国色"

  这首诗借赏牡丹抒发表达了当时人们对牡丹的喜爱和尊宠。

  这首诗运用了以下艺术手法

  (1)烘托手法的运用.这首诗写了三种名花,褒贬都极有分寸,写芍药"妖",是写其艳丽,妩媚之态,并非贬意.写荷花"净",是洁净之意,诗人并没有因为突出牡丹而将这二花写得一无是处,但为了突出牡丹,诗人还是将这二名花不如牡丹之处写出以烘托牡丹的高贵富丽,令人喜爱,这是侧面烘托的手法.

  (2)比喻,拟人手法使物性的花有了人情味,能增强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赏析  这是描绘春夜雨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一开头就用一个“好”字赞美“雨”。在生活里,“好”常常被用来赞美那些做好事的人。如今用“好”赞美雨,已经会唤起关于做好事的人的联想。接下去,就把雨拟人化,说它“知时节”,懂得满足客观需要。不是吗?春天是万物萌芽生...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出自唐代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随风 一作:随君)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时候,听说你路过五溪。我把我...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出自晚唐诗人王驾的《雨晴》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赏析  这首即兴小,写雨后漫步小园所见的残春之景。诗中摄取的景物很简单,也很平常,但平中见奇,饶有诗趣。   诗的前两句扣住象征春色的“花”字,以“雨前”所见和“雨后”情景相对比、映衬,吐露出一片惜春之情。雨前,春天刚刚降临,花才吐出骨朵儿,尚未开放;而雨后,花事已了,只剩下满树绿叶了,说...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出自唐代诗人韩愈的《晚春》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赏析  这里,似乎只是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晚春的繁丽景色,其实,它还寄寓着人们应该乘时而进,抓紧时机去创造有价值的东西这一层意思。但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榆荚杨花虽缺乏草木的“才思”,但不因此藏拙,而为晚春增添一景,虽然不美,但尽了努力,这种精神是值得赞扬了。   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