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译文]  尊敬自己的父母 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所有人的父母 长辈,爱护自己的孩子,从而推广到爱护所有人的孩子。

  [出典]  《孟子

  注:

  1、 【原文·语境】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2、译文

  宣王问:“不去做和不能做的表现形式,凭什么去区别呢?”

  孟子说:“用胳膊挟着泰山跳越北海,对人说:‘我不能办到。’这是真的不能。给年长的人弯腰行礼,对人说:‘我不能办到。’这就是不去做,而不是不能做。所以,大王没有做到用仁德统一天下,不属于挟着泰山跳越北海一类;大王没有做到用仁德统一天下,这是属于为长者弯腰行礼一类。”(孟子又说:)“敬爱自己的长辈,进而也敬爱别人的长辈;爱抚自己的孩子,进而也爱抚别人的孩子。(这样)天下就可以在掌心中随意转动(要统一它就很容易了)。

  3、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第一个‘老’字是动词‘赡养’、‘孝敬’的意思,第二及第三个‘老’字是名词‘老人’、‘长辈’的意思;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第一个‘幼’字是动词‘抚养’、‘教育’的意思,第二及第三个‘幼’字是名词‘子女’、‘小辈’的意思;两句中的‘及’都有‘推己及人’的意思。

  整句话的意思是”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孟子在描述他所理想的社会时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与孔子对大同之世的理解:”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4、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的道德规范。他认为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用仁义来处理各种人与人的关系,封建秩序的稳定和天下的统一就有了可靠保证。

  为了说明这些道德规范的起源,孟子提出了性善论的思想。他认为,尽管各个社会成员之间有分工的不同和阶级的差别,但是他们的人性却是同一的。他说:”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这里,孟子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摆在平等的地位,探讨他们所具有的普遍的人性。这种探讨适应于当时奴隶解放和社会变革的历史潮流,标志着人类认识的深化,对伦理思想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推进。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这无疑是我中华民族长期一贯的传统博爱思想。理应发扬光大!可回顾我国近年来在就业、养老、教育、医疗诸方面的情况,这种博爱思想在那些握有制订就业、养老、教育、医疗各项事关国计民生政策大权的公仆们心中缺失,实在令人齿寒心寒。

  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刚刚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还是个初中生,只理解表面的意思。爱护我的老人,爱护天下所有的老人;爱护我的孩子,爱护天下所有的孩子。现在我明白了,其实这里有一种因果关系,是因为我爱护我的老人,所以才会爱护其他人的老人;我爱护我的孩子,所以我才会爱护其他人的孩子。这样的因果,原本是居于个人对亲人的爱护之心。而个人对亲人的爱护之心,原本是教化的力量,而在教化的力量里面,家庭教育明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也是孩子最重要的陪护者,因为离父母太近了,所以身教更有效果。即使这种身教是连父母自己也没有意识到的。我对于孝敬、对于尊敬老人、爱护孩子的深切认识,就是在我父母的无教之中学会的。

  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意思是说,尊重自己的长辈,进而尊重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孩子,进而爱护别人的孩子。

  这话说起容易,做起来可难!即使一次两次、三天五天做到了,甚至做得很好,但是要长期坚持那样做,形成一种良好的修养和习惯,确属不易。特别是对待老人,对待别人的老人!

  我想,对待老人,应从思想观念上、从心灵的最深处认识到尊重的必要性。俗话有说”养儿方知父母恩“,意说,只有当自己也作了父母、有了小孩儿时,才会更深切地体会到自己的父母曾经也是多么的不易!父母对孩子那份全心全意不求回报的付出、那种不辞辛劳长期的劳作。那份爱,是如此的深沉与厚重。

  如今,我们长大了,父母却无情地老去。他们虽不是小孩儿,但同样需要关心安慰、需要照顾呵护!世上所有的父母和老人,也都同自己的父母一样曾经艰辛地付出过,他们都应该得到曾经受过呵护的所有的我们的尊重与照顾!

  生活中许许多多的老人,虽然老了,却依然在操劳、在付出,他们永远放不下的是儿女、是孙儿!他们想的最多的不是自己的安逸,而是尽可能为儿女多减轻负担、为孙儿孙女多给予关爱!

  我们应该为父母们做些什么呢?

  1、尽量腾出些时间和精力去关心父母、孝敬父母;

  2、多作些让父母宽心满足的事;

  3、多让父母的脸上绽放灿烂笑容吧,其实父母有时就象孩子一般好哄的,而他们要的不多;

  4、在父母能走动的时光里,带他们出去散散心吧,很多时候为了我们,父母没时间也不舍得单纯为自己而旅游的!可你要知道父母内心也很期盼;

  5、为父母揉揉太阳穴,捏捏肩膀,捶捶腿吧,他们的身子骨为孩子硬撑了几十年,僵硬了也累了;

  6、让我们的孩子懂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意思,让孩子从小就要懂得尊重和关心自己的长辈与其他长辈们,因为将来我们也会老,我们也需要孩子的关爱和照顾,而孩子们也有老的那一天;

  7、若父母有一方不幸早离世,作为孩子的我们一定要懂得真诚而积极的为孤单的父亲或母亲找个老伴!子女再孝顺,不及老来有伴!让晚年的他她们身边有个伴,能一起说说话、拉手散散步、保持正常健康的生理需求、逗弄下孙儿。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出自宋代诗人卢梅坡的《雪梅》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赏析  古今不少人往往把雪、梅并写。雪因梅,透露出春的信息,梅因雪更显出高尚的品格。如毛泽东《卜算子·咏梅》中就曾写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雪、梅都成了报春的使者、冬去春来的象征。但在诗人卢梅坡的笔...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全诗出处作者及翻译赏析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全诗出处作者及翻译赏析
    《诗经。小雅。伐木》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听之,终和且平。     伐木许许。酾酒有藇。既有肥羜,以速诸父。宁适不来?微我弗顾!於粲洒埽,陈馈八簋。既有肥牡,以速诸舅。宁适不来?微我有咎!     伐木于阪。酾酒有衍。笾豆有践,兄弟无远...

关于春天的诗句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关于春天的诗句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阳春白日风在香晋乐府古辞《晋白绮舞歌诗三首》 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晋乐府古辞《盂珠》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唐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唐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唐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唐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唐李白《落日忆山中》 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 唐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关于思乡之情的诗句

关于思乡之情的诗句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陆游)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渔家傲(范仲淹)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潇潇。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