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出自清代诗人曹雪芹的《临江仙》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
  蜂团蝶阵乱纷纷。
  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
  韶华休笑本无根。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赏析
  这首词是《红楼梦》中薛宝钗所作。

  薛宝钗与林黛玉这两个人物的思想、性格是对立的。作者让薛宝钗作欢愉之词,来翻之所作情调缠绵悲戚的案,看上去只是写词吟咏上互相争胜,实际上这是作者借以刻画不同的思想性格特征的一种艺术手段。 

  但是,作者所写的薛宝钗、林黛玉对立,并非如续书中所写的那样为了争夺同一个婚姻对象而彼此成为情敌(林黛玉对薛宝钗的猜疑,在第四十二回“薛芜君兰言解疑癖”后已不复存在。事实如脂砚斋评语指出,贾府上下,人人心目中贾宝玉和林黛玉都是一对未来的“好夫妻”),作者也并不想通过他们的命运来表现封建包办婚姻的不合理。作者所描写的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悲剧是与全书表现封建大家庭败亡的主题密切相关的。他们的悲剧是贾府事变的结果。 

  细看词的双关隐义,可以发现“蜂围蝶阵乱纷纷”正是变故来临时大观园纷乱情景的象征。薛宝钗一向以高洁自持,“丑祸”不会沾惹到她的身上,何况她颇有处世的本领,所以词中以“解舞”、“均匀”自诩。林黛玉就不同了,她不禁聚散的悲痛,就像落絮那样“随逝水”、“委芳尘”了。薛宝钗能“任他随聚随分”而“终不改”故态,所以林黛玉死后客观上就必然造成“金玉良缘”的机会而使薛宝钗青云直上。但这种结合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薛宝钗和贾宝玉在对待封建礼教、仕途经济上的思想分歧,也不能使贾宝玉忘怀死去的知己而倾心于她。所以,薛宝钗最终仍被贾宝玉所弃,词中的“本无根”也就是这个意思。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 https://mj.facekun.com/983.html

描写友谊的诗句 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

描写友谊的诗句 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
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 纵有千种风情,更于何人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 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 夫妻死同穴,父子贫贱离。 夫妻交市,莫问谁益;兄弟交憎,莫...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出自唐代李白的《金陵酒肆留别》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劝客 一作:唤客)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翻译风吹柳絮满店都是香味,吴地的女子...

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

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
出自清代诗人曹雪芹的《残菊》 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 赏析  此为清代伟大文学家曹雪芹创作的长篇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诗,贾探春(蕉下客)作,是海棠诗社菊花诗中的最末一首。此诗作为小说人物诗,深刻展现了探春富于冷静理性的性格。“残菊”即“残局”,暗寓大观园少女们的悲剧命运。

杜甫:万国城头吹画角,此曲哀怨何时终?全诗赏析!

杜甫:万国城头吹画角,此曲哀怨何时终?全诗赏析!
“万国城头吹画角,此曲哀怨何时终?”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岁晏行》 岁晏行 岁云暮矣多北风,潇湘洞庭白雪中。    渔父天寒网罟冻,莫徭射雁鸣桑弓。    去年米贵阙军食,今年米贱大伤农。    高马达官厌酒肉,此辈杼轴茅茨空。    楚人重鱼不重鸟,汝休枉杀南飞鸿。    况闻处处鬻男女,割慈忍爱还租庸。    往日用钱捉私铸,今许铅锡和青铜。    刻泥为之最易得,好恶不合长相蒙。 ...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