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全诗赏析

名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鸟鸣涧》

鸟鸣涧

作者:王维 年代:唐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赏析:

      关于该诗中的桂花,颇有些分歧意见。一种解释是桂花有春花、秋花、四季花等不同种类,此处所写的当是春日开花的一种。另一种意见认为文艺创作不一定要照搬生活,传说王维画的《袁安卧雪图》,在雪中还有碧绿的芭蕉,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同时出现的事物,在文艺创作中是允许的。不过,该诗是王维题友人所居的《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之一。五首诗每一首写一处风景,接近于风景写生,而不同于一般的写意画,因此,以解释为山中此时实有的春桂为妥。

   桂树枝叶繁茂,而花瓣细小。花落,尤其是在夜间,并不容易觉察。因此,开头“人闲”二字不能轻易看过。“人闲”说明周围没有人事的烦扰,说明诗人内心的闲静。有此作为前提,细微的桂花从枝上落下,才被觉察到了。诗人能发现这种“落”,或仅凭花落在衣襟上所引起的触觉,或凭声响,或凭花瓣飘坠时所发出的一丝丝芬芳。总之,“落”所能影响于人的因素是很细微的。而当这种细微的因素,竟能被从周围世界中明显地感觉出来的时候,诗人则又不禁要为这夜晚的静谧和由静谧格外显示出来的空寂而惊叹了。这里,诗人的心境和春山的环境气氛,是互相契合而又互相作用的。

   在这春山中,万籁都陶醉在那种夜的色调、夜的宁静里了。因此,当月亮升起,给这夜幕笼罩的空谷,带来皎洁银辉的时候,竟使山鸟惊觉起来。鸟惊,当然是由于它们已习惯于山谷的静默,似乎连月出也带有新的刺激。但月光之明亮,使幽谷前后景象顿时发生变化,亦可想见。所谓“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曹操《短歌行》)是可以供联想的。但王维所处的是盛唐时期,不同于建安时代的兵荒马乱,连鸟兽也不免惶惶之感。王维的“月出惊山鸟”,大背景是安定统一的盛唐社会,鸟虽惊,但决不是“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它们并不飞离春涧,甚至根本没有起飞,只是在林木间偶而发出叫声。“时鸣春涧中”,它们与其说是“惊”,不如说是对月出感到新鲜。因而,如果对照曹操的《短歌行》,在王维这首诗中,倒不仅可以看到春山由明月、落花、鸟鸣所点缀的那样一种迷人的环境,而且还能感受到盛唐时代和平安定的社会气氛。

  王维在他的山水诗里,喜欢创造静谧的意境,该诗也是这样。但诗中所写的却是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同时又通过动,更加突出地显示了春涧的幽静。动的景物反而能取得静的效果,这是因为事物矛盾着的双方,总是互相依存的。在一定条件下,动之所以能够发生,或者能够为人们所注意,正是以静为前提的。“鸟鸣山更幽”,这里面是包含着艺术辩证法的。

描写夏天美丽的诗句、描写夏天景象的诗句

描写夏天美丽的诗句、描写夏天景象的诗句
  1、《水浒传》中的一首 施耐庵  赤日炎炎似火烧, 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 公子王孙把扇摇。 2、《游赤石进帆海》 南朝宋 谢灵运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水宿淹晨暮,阴霞屡兴没。 周览倦瀛壖,况乃陵穷发。 川后时安流,天吴静不发。 扬帆采石华,挂席拾海月。  溟涨无端倪,虚舟有超越。 仲连轻齐组,子牟眷魏阙。 矜名道不足,适己物可忽。 请附任公言,终然谢天...

关于月夜的诗句 松际露微月,涛光犹为君

关于月夜的诗句 松际露微月,涛光犹为君
松际露微月,涛光犹为君。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近水楼台易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二十五弦弹月夜,不胜清怨却飞来。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 月儿弯弯照九洲,几家欢乐几家愁。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扣门。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月愁来明月愁。 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

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

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
出自唐代韦庄的《金陵图》 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谁说画不出六朝古都的伤心事,只不过是那些画家为了迎合当权者的心态而不画伤心图而已。你...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赏析  这是描绘春夜雨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一开头就用一个“好”字赞美“雨”。在生活里,“好”常常被用来赞美那些做好事的人。如今用“好”赞美雨,已经会唤起关于做好事的人的联想。接下去,就把雨拟人化,说它“知时节”,懂得满足客观需要。不是吗?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