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赏析
  此描写春节除旧迎新的景象。一片爆竹声送走了旧的一年,饮着醇美的屠苏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家家门上的桃符都换成了新的。
  “元日”是阴历正月初一。这是一首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于民间习俗,敏感地摄取老百姓过春节时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充分表现出年节的欢乐气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逢年遇节燃放爆竹,这种习俗古已有之,一直延续到今天。屠苏,指古代春节时喝的用屠苏草或几种草药泡的酒。古代风俗,每年正月初一,全家老小喝屠苏酒,然后用红布把渣滓包起来,挂在门框上,用来“驱邪”和躲避瘟疫。这两句是说:在爆竹的响声中,旧的一年过去了。人们喝着过节的屠苏酒,暖洋洋地感到春天已经来临。
  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承接前面诗意,是说家家户户都沐浴在初春朝阳的光照之中。“曈曈日”,指由暗转明的朝阳。结尾一句描述转发议论。桃符:指画有神荼、郁垒两个神像或写有这两个神像名字的桃木板,正月初一清晨挂在门上,以求“避邪”。这也是古代民间的一种习俗。“总把新桃换旧符”,是个压缩省略的句式,“新桃”省略了“符”字,“旧符”省略了“桃”字,交替运用,这是因为七绝每句字数限制的缘故。意思是:都是用新桃符替换了旧桃符。以桃符的更换揭示出“除旧布新”的主题。
  其实,这首诗表现的意境和现实,还自有它的比喻象征意义,它是以除旧迎新来比喻和歌颂新法的胜利推行。这首诗正是赞美新事物的诞生如同“春风送暖”那样充满生机。其中含也有深刻哲理,指出新生事物总是要取代没落事物的这一规律。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出自唐代王维的《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红豆树生长在南方,春天到了它将生出多少新枝呢?希望你多采摘一些红豆,它最能够引起人们的思念之情。 注解一...

有关于友谊的诗句、关于珍惜友谊的诗句

有关于友谊的诗句、关于珍惜友谊的诗句
  ◆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轮台东门送君去,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李叔同:《送别》) ◆友谊是一种温静与沉着的爱,为理智所引导,习惯所结成,从长久的...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出自魏晋曹植的《明月上高楼》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借问叹者谁,言是客子妻。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

古代10大最霸气誓言,美到令人窒息

古代10大最霸气誓言,美到令人窒息
待我高头大马,许你嫁衣红霞,怕只怕,待你高头大马,我自从夫而嫁。别轻易许诺,要知道许下的誓言是欠下的债! 1.帝王:待我君临天下,许你四海为家 待你君临天下,怕是为笼囚花。 2.国臣:待我了无牵挂,许你浪迹天涯 待你了无牵挂,怕是红颜已差。 3.将军:待我半生戎马,许你共话桑麻 待你半生戎马,青梅为妇已嫁。 4.书生:待我功成名达,许你花前月下 待你功成名达,怀中人富贵家。 5.侠客:待我名满...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