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出自唐代林杰的《乞巧》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七夕晚上,望着碧蓝的天空,就好像看见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对月穿针),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注释①乞巧:古代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日,又名七夕。②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③几万条:比喻多。▼

参考赏析

赏析

《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诗。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七夕今霄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碧霄”指浩瀚▼

创作背景

幼年时的林杰,对乞巧这样的美妙传说也很感兴趣,也和母亲或者其他女性们一样。仰头观看那深远的夜空里灿烂的天河,观看那天河两旁耀眼的两颗星,期待看到这两颗星的相聚,于是写下了《乞巧》这首诗。▼

作者介绍

林杰 林杰(831—847)字智周,福建人,唐代诗人。小时候非常聪明,六岁就能赋诗,下笔即成章。又精书法棋艺。卒,年仅十七。《全唐诗》存其诗两首。《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过去,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这一习俗唐宋最盛。...

关于冬天的诗句、关于冬天的诗句

关于冬天的诗句、关于冬天的诗句
★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陈毅:《梅》)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儒却子珍。(陆游:《秋日郊居》)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且...

杜甫: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

杜甫: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
名句“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羌村三首》其一 羌村三首.其一 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    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    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    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    邻人满墙头,感叹亦嘘欷。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作品赏析:   《羌村三首》内容各异,构成了诗人的一部“还乡三部曲”,也构成了一幅“唐代乱离图”。组诗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展...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出自清代查慎行的《舟夜书所见》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夜黑了,见不到一点月光,渔船上孤零零的灯光好像微弱的萤火虫的光芒,微风吹起了细细的波浪,由于...

关于描写月亮的诗句、现代描写月亮的诗句

关于描写月亮的诗句、现代描写月亮的诗句
◆《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采桑子》【宋】吕本中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