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界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著 同:着;玉界 一作:玉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沧溟 一作:沧浪)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洞庭湖边静立着的纤草,在这个中秋将至的时候,没有一丝风过的痕迹。是玉的世界,还是琼的原野?三万倾明镜般的湖水,载着我一叶细小的扁舟。皎洁的明月和灿烂的银河,在这浩瀚的玉镜中映出她们的芳姿,水面上下一片明亮澄澈。体会着万物的空明,却不知如何道出,与君分享。感怀这一轮孤光自照的明月啊,多少年徘徊于岭▼

参考赏析

赏析

这首词上片先写洞庭湖月下的景色,突出写它的澄澈。“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青草是和洞庭相连的另一个湖。这几句表现秋高气爽、玉宇澄清的景色,是纵目洞庭总的印象。“风色”二字很容易忽略过去,其实是很值得玩味的。风有方向之别、强弱之分,难道还有颜色的不同吗?也许可以说没有。但是敏感的诗人从风云变▼

鉴赏

这首中秋词是作者泛舟洞庭湖时即景抒怀之作。开篇直说地点与时间,然后写湖面、小舟、月亮、银河。此时作者想起岭南一年的官宦生涯,感到自己无所作为而有所愧疚。而且想到人生苦短不免心酸,不过由于自己坚持正道,又使他稍感安慰。他要用北斗做酒勺,舀尽长江做酒浆痛饮。全词格调昂奋,一波三折。“洞庭春草”指的是洞庭▼

创作背景

人们比较熟悉辛弃疾与苏轼之间的继承和发展关系,但却较少有人注意张孝祥在苏、辛之间所起到的过渡性作用。张孝祥实际上是南宋豪放词派重要的奠基人之一。这首《念奴娇》就是广泛传诵的张孝祥的代表作。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张孝祥因受政敌谗害而被免职。他从桂林北归,途经洞庭湖,即景生情,写下这首词。▼

赏析二

这首中秋词是作者泛舟洞庭湖时即景抒怀之作。开篇直说地点与时间,然后写湖面、小舟、月亮、银河。此时作者想起岭南一年的官宦生涯,感到自己无所作为而有所愧疚。而且想到人生苦短不免心酸,不过由于自己坚持正道,又使他稍感安慰。他要用北斗做酒勺,舀尽长江做酒浆痛饮。全词格调昂奋,一波三折。“洞庭春草”指的是洞庭▼

作者介绍

张孝祥 张孝祥 张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国,号于湖居士,汉族,简州(今属四川)人,生于明州鄞县。宋朝词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词》1卷。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 https://mj.facekun.com/6593.html

关于月亮的诗句、描写月亮的诗句大全

关于月亮的诗句、描写月亮的诗句大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吹破残烟入夜风。一轩明月上帘栊。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风月夜,几处前踪旧迹。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明月明月明月。争奈乍圆还缺。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嫦...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出自唐代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青山隐隐起伏,江流千里迢迢。时今已过深秋,江南草木尚未凋谢。扬州的二十四桥,在...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山泉煎茶有怀》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坐着倒一鼎清凉的水,看着正在煎煮的碧色茶粉细末如尘。手端着一碗茶无需什么理由,只是就这份情感寄予爱茶之人。注释(1)有怀:怀念亲朋...

描写菊花的诗句

描写菊花的诗句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裛(yì):沾湿。裛露:沾带露水。掇:收取。  晋·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涧松寒转直,山菊秋自香  唐·王绩《赠李征君大寿》   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  唐·杜甫《宿赞公房》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元镇《菊花》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紫艳:菊色,这里指艳丽的菊花。红衣:莲花瓣。  唐...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