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

出自宋代李清照的《鹧鸪天·桂花》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深红 一作:轻)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阑 通:栏)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淡黄色的桂花,并不鲜艳,但体态轻盈。于幽静之处,不惹人注意,只留给人香味。不需要具有名花的红碧颜色。桂花色淡香浓,应属最好的。  (和桂花相比)梅花一定妒嫉,菊花自当羞惭。桂花是秋天里百花之首,天经地义。可憾屈原对桂花不太了解,太没有情意了。不然,他在《离骚》中赞美那么多花,为什么没有提到桂▼

参考赏析

赏析二

这首《鹧鸪天》是一首咏桂词,风格独特,颇得宋诗之风,即以议论入词,托物抒怀。“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这十四字形神兼备,写出了桂花的独特风韵。前句重赋“色”,兼及体性;后句重咏怀,突出“香”字。桂有三种,白者名银桂,黄者名金桂,红者名丹桂。常生于高山之上,冬夏常青,以同类为林,间无杂树。 ▼

赏析一

这首《鹧鸪天》词是一篇盛赞桂花的作品。在李清照词中,咏花之作很多,但推崇某花为第一流者还仅此一篇。它与《摊破浣溪沙》同为作者与丈夫居住青州时的作品。作为供观赏的花卉,艳丽的色彩是惹人喜爱的一个重要原因。此篇的上片正是抓住桂花“色”的特点来写的。“暗淡轻黄体性柔”,“暗”“淡”“轻”三字是形容桂花的色▼

作者介绍

李清照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有关爱情的凄美诗句、有关爱情的名言

有关爱情的凄美诗句、有关爱情的名言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销得人憔悴.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夜夜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
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阮郎归·初夏》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赏析  这首词写的是初夏时节的闺怨生活,采用从反面落笔的手法,上片写静美,而从听觉入手,以声响状环境之寂;下片写动美,却从视觉落笔,用一幅幅无声画来展示大自然的生机。整首词淡雅清新而又富于生活情趣。   上片写初夏已悄悄来...

思乡的诗句 关于思乡的诗句 第三季

思乡的诗句 关于思乡的诗句 第三季
■ 《人日思归》隋  薛道衡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 《长相思》清  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 《独望驿台》唐  白居易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 《秋思》唐  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出自唐代杜甫的《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以前的日子就听说洞庭湖波澜壮阔,今日如愿终于登上岳阳楼。浩瀚的湖水把吴楚两地撕裂,似乎日...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