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出自宋代陈与义的《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回忆当年在午桥畅饮,在座的都是英雄豪杰。月光映在河面,随水悄悄流逝,在杏花的淡淡影子里,吹起竹笛直到天明。二十多年的岁月仿佛一场春梦,我虽身在,回首往昔却胆战心惊。百无聊赖中登上小阁楼观看新雨初睛的景致。古往今来多少历史事迹,都让渔人在半夜里当歌来唱。注释①临江仙:词牌名,又称《鸳鸯梦》、《雁后▼

参考赏析

赏析二

这首词通过回忆在洛阳的游乐来抒发作者对国家沦陷的悲痛和漂泊四方的寂寞。以对比的手法,明快的笔调,通过对旧游生活的回忆,抒发了北宋亡国后深沉的感慨。寥寥几笔,勾画出来的自我形象相当丰满。上片忆旧。“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回想往昔在午桥桥上宴饮,在一起喝酒的人大多是英雄豪杰。用“忆”字开篇,直▼

创作背景

靖康之难后,宋室南渡,词人也因之开始了流亡生涯,饱受国破家亡的痛苦,历经颠沛流离。他在南宋都城临安回想起青壮年时在洛阳与友人诗酒交游的情景,不禁感叹今昔巨变,写下了这首词。▼

赏析

这首《临江仙》词大概是在公元1135年(宋高宗绍兴五年)或1136年(绍兴六年)陈与义退居青墩镇僧舍时所作,当时作者四十六或四十七岁。陈与义是洛阳人,他追忆起二十多年前的洛阳中旧游,那时是徽宗政和年间,当时天下太平无事,可以有游赏之乐。其后金兵南下,北宋灭亡,陈与义流离逃难,备尝艰苦,而南宋朝廷在南▼

作者介绍

陈与义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 https://mj.facekun.com/6459.html

关于水的经典诗句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关于水的经典诗句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

诗经名句“人而无仪,不死何为。”全诗赏析

诗经名句“人而无仪,不死何为。”全诗赏析
诗经名句“人而无仪,不死何为。”出自《诗经·鄘风·相鼠》,意思是:为人却没有道德, 不死还有什么意思。 《诗经·鄘风·相鼠》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译文:         看那老鼠有张皮,却见有人没威仪。却见有人没威仪,为何还活不倒毙!     看那老鼠有牙齿,却见有人无廉耻。却见...

和月亮有关的诗句、描写月亮的诗句

和月亮有关的诗句、描写月亮的诗句
  ◆秋宵月下有怀 (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唐 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

白居易:泪尽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全诗赏析!

白居易:泪尽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全诗赏析!
“泪尽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宫词》 宫词 泪尽罗巾梦不成,    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    斜倚熏笼坐到明。 作品赏析:   诗是代宫人所作的怨词。首句写夜来不寐,梦想君王临幸;二句写忽闻前殿歌声,君王来幸无望;三句写红颜犹在,君恩已断之苦;四句写再幻想君王可能来幸,于是斜倚熏笼,坐待至天明,终成泡影。语言明快自然,感情真挚而多...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