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

出自宋代欧阳修的《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
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凉波不动簟纹平。水精双枕,傍有堕钗横。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柳林外传来轻轻的雷声,旋即玉洒池塘,雨打荷叶发出细碎声响。雨歇后,小楼两角挂着半截彩虹。倚着栏杆的地方,等待明月升起。燕子飞来似要窥视画栋内的隐秘,而窗帘已经垂下。平展的竹席凝着凉意。两只水晶枕头,旁边挨着一枚金钗。 注释⑴月华:月光、月色之美丽。这里指月亮。⑵帘旌(jīng):帘幕。⑶簟(di▼

参考赏析

赏析

此词写夏日傍晚,阵雨已过、月亮升起后楼外楼内的景象,几乎句句写景,而情尽寓其中。柳在何处,词人不曾“交待”,然而无论远近,雷则来自柳的那一边,雷为柳隔,音量减小,故曰“轻雷”,隐隐隆隆之致,反异于当头霹雳。雷在柳外,而雨到池中,池水雨水难分彼此。雨来池上,雷已先止,唯闻沙沙飒飒,原来是“雨声滴碎荷声▼

解读

词中的这位女主人公,她的生活无疑是华贵的,她的心灵却并不欢快。凉席上,玉枕旁,陪伴她的只有她自己金钗。这就暗示着:她正独守空闺。她在妆楼倚栏依望。她听到雷声、雨声、雨打荷叶声,却听不到丈夫归来的马蹄声。她看到雨后彩虹,夜空的新月,却看不到丈夫的身影。她又在无望的期待中度过一个炎夏的永昼。她只得怅怅的▼

作者介绍

欧阳修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1]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时间的诗句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时间的诗句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盛年不再来,岁月不待人。 抓住今天,尽可能少依赖明天。 最珍贵的是今天,最容易失掉的也是今天。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自勉,岁月不待人。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花儿还有重开日,人生没有再少年。 节气不饶苗,岁月不饶人。 一日无二晨,时间不重临。...

烦事天天有,贵在心放宽

烦事天天有,贵在心放宽
活在人世间,人人都说烦。 出则忙事业,入则思三餐。 冒尖遭人妒,窝囊被人嫌。 权大恶梦多,无权办事难。 钱多畏盗贼,钱少受贫寒。 坎坷人生路,何时走得完。 烦必伤身体,无端蚀本钱。 人生几多时,也就百十年。 烦事天天有,贵在心放宽。 世间许多事,谁人能做完。 青山依旧在,谁见故人还。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出自宋代李清照的《武陵春·春晚》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参考翻译 译文二 风停了,尘土里带有花的香气,花儿已凋...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出自盛唐诗人王昌龄的《采莲曲》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赏析  这首像一幅美妙的采莲图,描写了江南采莲少女的劳动生活和青春的欢乐。   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全诗生动活泼,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趣。 ...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