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出自宋代晏殊的《踏莎行·碧海无波》

碧海无波,瑶台有路。思量便合双飞去。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
绮席凝尘,香闺掩雾。红笺小字凭谁附。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碧海波平无险阻,瑶台有路可通行。细思量,当初就该双飞去。想当时,轻别意中人,现如今,山高水远何处寻。灰尘落绮席,烟雾锁香闺。写好的书信,如何送给你。登高楼望远方,细雨洒梧桐,天已近黄昏。注释(1)碧海:海上神山。瑶台;路上仙境。(2)红笺小字:用红信纸写的信。▼

参考赏析

赏析

此词写别情,深婉含蓄。以结句为最妙,蕴藉而韵高,颇耐赏玩。上片起首三句:“碧海无波,瑶台有路,思量便合双飞去。”说没有波涛的险阻,要往瑶台仙境,也有路可通,原来可以双飞同去,但当时却没有这样做;此时“思量”起来,感到“不合”,有些后悔。碧海,指海上神山;瑶台,《离骚》有这个词,但可能从《穆天子传》写▼

作者介绍

晏殊 晏殊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

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
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日日》 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几时心绪浑无事,得及游丝百尺长? 赏析  李商隐擅长抒写日常生活中某种微妙的意感受。这首小诗,写的就是春光烂漫所引起的一种难以名状的情绪。题一作“春光”。   第一句语、意都显得有些奇特。春光,泛指春天明媚妍丽、富于生命力的景象;而春天的丽日艳阳,本来就是使一切自然景象呈现出绚烂色彩和勃勃生机。说“春光斗日光”,似乎不...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出自先秦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是人 一作:斯人)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全诗赏析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全诗赏析
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赋得古原草送别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赏析:          命题“古原草送别”颇有意思。“古原草”看来平常,却抓住“春草”生命力旺盛的特征。诗的首句“离离原上草”,紧紧扣住题目“古原草”三字,并用叠字“离离”...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
出自宋代柳永的《定风波·自春来》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