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出自唐代杜甫的《梦李白二首·其一》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叶青,魂返关塞黑。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为死别往往使人泣不成声, 而生离却常令人更加伤悲。 江南山泽是瘴疬流行之处, 被贬谪的人为何毫无消息? 老朋友你忽然来到我梦里, 因为你知道我常把你记忆。 你如今陷入囹圄身不由己, 哪有羽翼飞来这北国之地? 梦中的你恐不会是鬼魂吧, 路途遥远生与死实难估计。 灵魂飘来是从西南青枫林, 灵魂返▼

参考赏析

赏析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诗要写梦,先言别;未言别,先说死,以死别衬托生别,极写李白流放绝域、久无音讯在诗人心中造成的苦痛。开头便如阴风骤起,吹来一片弥漫全诗的悲怆气氛。“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不说梦见故人,而说故人入梦;而故人所以入梦,又是有感于诗人的长久思念,写出李白幻影在梦中倏忽而现的情▼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 https://mj.facekun.com/6116.html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出自南宋诗人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赏析  单从表面上看,这首词的题材内容不过是一些看来极其平凡的景物,语言没有任何雕饰,没有用一个典故,层次安排也完全是听其自然,平平淡淡。然而,正是在看似平淡之中,却有着词人潜心的构思,淳厚的感情...

思念情人的诗句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思念情人的诗句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著相思。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三尺焦桐为君死,此曲终兮不复弹 此情无处可消除,...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
出自元稹诗人唐代的《南秦雪》 帝城寒尽临寒食,骆谷春深未有春。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银。飞鸟不飞猿不动,青骢御史上南秦。 赏析  以前我曾经做过西邑的小吏,经常从骆口去南秦。  那个地方气候阴冷多下雪,二月时山中寒冷少有春意。  我想起旧事仍然感到有点惆怅,你初出远门一定非常辛苦。  由于天气寒冷那愁猿不会叫,如果听到猿叫更让人忧愁。

关于思念的诗句、描写思念的诗句

关于思念的诗句、描写思念的诗句
  ◆孤灯忽闪欲将息,三曲催泪竹箫声。 ◆不晓伊人此时何?千里共享明月轮。   ◆问我此情有多真?除非高山已无棱。 ◆好似浩浩长江水,滚滚不止向东奔。 ◆此情绝非朝暮情,可待日月年年问。 ◆忆往江上雨沉沉,如今帘外雪纷纷。 ◆百载难遇今却现,若是无缘也有份。 ◆不知轮回多少世,逢雪犹似逢佳人。                &...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