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出自唐代罗隐的《西施》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参考赏析

赏析

历来咏西施的诗篇多把亡吴的根由归之于女色,客观上为封建统治者开脱或减轻了罪责。罗隐这首小诗的特异之处,就是反对这种传统观念,破除了“女人是祸水”的论调,闪射出新的思想光辉。“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一上来,诗人便鲜明地摆出自己的观点,反对将亡国的责任强加在西施之类妇女身上。这里的“时”,即▼

作者介绍

罗隐 罗隐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出自宋代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度 通:渡)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

日长睡起无情思, 闲看儿童捉柳花。

日长睡起无情思, 闲看儿童捉柳花。
出自南宋诗人杨万里的《闲居初夏午睡起二首·其一》 梅子留酸软齿牙, 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 闲看儿童捉柳花。 赏析  芭蕉分绿,柳花戏舞,人情怀也同有景物一样清新闲适,童趣横生。儿童捉柳花,柳花似也有了无限童心,在风中与孩童们捉迷藏。不时有笑声漾起,诗人该是从睡梦中被它叫醒的吧?如此光景,长睡不起也未免可惜了。 第二首诗写作者闲适、慵倦情绪。他想看书,可是刚刚翻开又兴致...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出自宋代陆游的《沈园二首》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参考翻译 译文 城墙上的角声仿佛也在哀痛,沈园已经不是原来的亭台池阁。那座令人伤心的桥下,春水依然碧绿,当年这里我曾经见到她美丽的侧影惊鸿一现。她去世已经四十年有余,我连梦里也见不到,沈园的柳树和我一样都老了。连柳绵都没...

描写山的诗句 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

描写山的诗句 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
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 丹桂得已晚,故山归尚遥。 碧井床空天影在,小山人去桂丛疏。 岸苇新花白,山梨晚叶丹。 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 忆在山中时,丹桂花葳蕤。 岘山一夜玉龙寒,凤林千树梨花老。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雾密前山桂 唐寝汉陵无麦饭,山蹊野径有梨花。 山云漠漠桂花湿。 山影送斜辉,波光迎素月。 山绕平湖波撼城,湖光倒影浸山青,水晶楼下欲三更。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