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出自宋代陈与义的《襄邑道中》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注释①襄邑:今河南省睢(suī)县,在开封(北宋京城)东南150里,惠济河从境内通过。②榆堤:栽满榆树的河堤。③不知:不知道。④俱东: 俱: 一起 指一起向东。译文两岸原野落花缤纷,随风飞舞,连船帆也仿佛也染上了淡淡的红色,船帆趁顺风,一路轻扬,沿着长满榆树的大堤,半日工夫就到了离京城百里以外的地方▼

参考赏析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政和七年(1117),作者任满经襄邑入京,诗人此行是任开德府教授期满,入京待选,因此志得意满,心情舒畅。于是便写下了这首即景抒怀诗。▼

简析

春末夏初时节,诗人从京城开封出发到襄邑去,乘船惠济河东行。这天天气晴朗,两岸原野落花缤纷,随风飞舞,将满河春水照得红红的,连船帆也仿佛染上淡淡的红色了。趁顺风,客船船帆一路轻扬,沿着长满榆树的大堤,半日工夫就到了离京城百里以外。两岸飞花,满堤榆树,一片轻帆,顺风百里,诗人这次远行,何等轻松畅快,心旷▼

赏析

全诗写坐船行进于襄邑水路的情景。首句写两岸飞花,一望通红,把作者所坐的船都照红了。用“红”字形容“飞花”的颜色,这是“显色字”,诗中常用;但这里却用得很别致。花是“红”的,这是本色;船本不红,被花照“红”,这是染色。作者不说“飞花”红而说飞花“照船红”,于染色中见本色,则“两岸”与“船”,都被“红”▼

作者介绍

陈与义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关于中秋节的诗句、写中秋节的诗句

关于中秋节的诗句、写中秋节的诗句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霜月 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秋宵月下有怀 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出自宋代张俞的《蚕妇》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一个住在乡下以养蚕为生的妇女,昨天到城市里去赶集并且出售蚕丝。回来的时候,她却是泪流不断,伤心的泪水甚至...

经典语录150312:如果爱情暗淡,就让回忆灿烂

经典语录150312:如果爱情暗淡,就让回忆灿烂
1、其实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是正常的。因为你还年轻。如果人一开始便明确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要怎么做,那生活便没有了意义。你只有一路跋涉,历经艰难和险阻,承受挫折和磨砺,尝遍欢笑与泪水,才能最终找到自己真正想要什么,这才是活着的意义。 2、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3、幸福就是:一是睡在家的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饭菜;三是听爱人给你说情...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出自宋代诗人徐元杰的《湖上》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赏析  这是一首春游西湖的。开头两句着力写出了湖上的风光,乱莺红树,白鹭青草,相映成趣,生意盎然。在风和日丽的艳阳天里,人们欣赏湖上风光,心情该是多么舒畅;趁着夕阳余晖,伴着阵阵的鼓声箫韵,人们划着一只只船儿尽兴而归,这气氛又是多么热烈。全诗语言清新流利,景物绚烂多姿,用音响和色彩...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