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出自宋代周邦彦的《苏幕遮·燎沉香》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细焚沉香,来消除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鸟雀鸣叫呼唤着晴天(旧有鸟鸣可占雨之说),拂晓时分我偷偷听它们在屋檐下的“言语”。荷叶上初出的阳光晒干了昨夜的雨,水面上的荷花清润圆正,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荷叶都挺出水面。 (看到这风景)我想到遥远的故乡,何日才能回去啊?我家本在吴越一带,长久地客居长安。五月▼

参考赏析

赏析二

此词由眼前的荷花想到故乡的荷花。游子浓浓的思乡情,向荷花娓娓道来,构思尤为巧妙别致。词分上下两片。上片主要描绘荷花姿态,下片由荷花生发开去,梦回故乡。“燎沈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这里写的是一个夏日的清晨,词人点燃了沉香以驱散潮湿闷热的暑气。鸟雀在窗外欢呼着,庆祝天气由雨转晴。在词人眼里,▼

赏析

周邦彦的词以富艳精工著称,但这首《苏幕遮》“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清新自然,是清真词中少数的例外。此词作于神宗元丰六年(1083)至哲宗元祐元年(1086)之间,当时周邦彦久客京师,从入都到为太学生到任太学正,处于人生上升阶段。词以写雨后风荷为中心,引入故乡归梦,表达思乡之情,意思比较单纯。上阕▼

赏析三

读书求仕,是古代文人普遍的人生选择,一旦踏入仕途,便游宦四方,长期远离家乡,难免不思念故乡的亲人与风物,因此,思乡成为古代诗词中的永恒主题,最能引发天涯游子的共鸣。思乡的情怀往往借助作家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故乡景物来表达,周邦彦的这首《苏幕遮》正如此,它以荷为媒介,表达对故乡杭州的深深眷念。此词上片描▼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至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之间,当时周邦彦久客京师,从入都到为太学生到任太学正,处于人生上升阶段。▼

作者介绍

周邦彦 周邦彦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七夕的诗句,关于七夕的诗句,七夕节的诗句诗词

七夕的诗句,关于七夕的诗句,七夕节的诗句诗词
    辛未七夕     唐 李商隐     恐是仙家好离别,故教迢递作佳期。     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归来迟。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七夕     唐·李商隐     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 ...

关于桂花的诗句,描写桂花的诗句请您欣赏

关于桂花的诗句,描写桂花的诗句请您欣赏
关于桂花的诗句,描写桂花的诗句请您欣赏,有整首诗、作者、出自等很明确,想大家能够喜欢。 《答许觉之惠桂花椰子茶盂》—— 黄庭坚 万事相寻荣与衰,故人别来鬓成丝。 欲知岁晚在何许,唯说山中有桂枝。 《长沙寺桂花重开》——陈与义 天遣幽花两度开,黄昏梵放此徘徊。 不教居士卧禅榻,唤出西厢共看来。 《桂花五律》——谭嗣同 湘上野烟轻,芙蓉落晚晴。 桂花秋一苑,...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
出自宋代柳永的《定风波·自春来》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

关于夏天的语句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首夏

关于夏天的语句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首夏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有约》:“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困人天气日初长宋·朱淑真《即景》:“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春余:春末。夏首:夏初。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孤花:一枝花。春余:春天剩余之景,时已至初夏。唐·韦应...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