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

出自宋代王安石的《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

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欹眠似听朝鸡早。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峰峦叠嶂,环抱着小桥流水;河水青碧,萦绕着繁花翠草。竹林幽深秀美,几间茅舍静立其中。和煦的春风时时吹拂,使得房屋清洁,纤尘皆无。午睡醒来,满耳都是婉转的鸟鸣。斜倚枕头,想起当年做官时,听早朝的鸡鸣,此情景已恍如隔世。忽然想起故人都已老,自己当然也不例外。如今我贪恋闲适,已忘却了从政建功的美梦。注▼

参考赏析

赏析

王安石晚年这首山水词所表现的是一种恬静的美, 就中反映出他在退出政治舞台后的生活情趣和心情:对世途感到厌倦,而对大自然则无限向往,动辄借自 然景物以抒发自己的幽怀。全词以景起,以情结,而情与景之间,由茅屋午梦加以沟通,使上下片写景与 抒情之间不觉截然有分界。起首二句写得极为娟秀,为人所称誉,乃融化他▼

创作背景

这是王安石晚年的一首作品。王安石二次罢相隐居金陵以后,心境渐渐平淡下来。叶梦得《避暑录话》记载:“王荆公不爱静坐,非卧即行。晚卜居钟山谢公墩,畜一驴,每食罢,必日一至钟山,纵步山间,倦则即定林而睡,往往至日昃及归。”这种旷日的游历体察,引发词人创作了不少描写水光山色的景物词。此词即其中之一。▼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经典语录150108:跨过人潮拥抱你和不顾一切撕破脸皮都需要勇气

经典语录150108:跨过人潮拥抱你和不顾一切撕破脸皮都需要勇气
1、我们过得不快乐,一部分原因是我们不够诚恳。敢爱敢恨不容易,跨过人潮拥抱你和不顾一切撕破脸皮都需要勇气。 2、决定放弃了的事,就请放弃得干干净净。那些决定再也不见面的人,就真的不要见面了。请不要让我再做背叛自己的事了。如果要爱别人,就请先好好爱自己。 3、当你很累很累很累很累的时候 你应该闭上眼睛做深呼吸 告诉自己你应该坚持的住 不要这么轻易的否定你自己 谁说你没有好的未来 关于明...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赏析  这首是诗人写赠给好友刘景文的。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诗人这样写,是...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出自唐代马戴的《灞上秋居》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灞原上的秋风细雨初定,傍晚看见雁群南去不停。面对他乡...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
出自唐代杜牧的《齐安郡晚秋》 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秋风瑟瑟,柳影渐渐稀疏。我所居住的地方显得更加寂静、苍...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