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出自宋代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昨天夜里雨点虽然稀疏,但是风却劲吹不停,我酣睡一夜,然而醒来之后依然觉得还有一点酒意没有消尽。于是就问正在卷帘的侍女,外面的情况如何,她只对我说:“海棠花依旧如故”。知道吗?知道吗?应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注释疏:指稀疏。卷帘人:有学者认为此指侍女。绿肥红瘦:绿叶繁茂,红花凋零。浓睡不消残酒:虽▼

参考赏析

鉴赏

李清照虽然不是一位高产的作家,其词流传至今的只不过四五十首,但却“无一首不工”,“为词家一大宗矣”。这首《如梦令》,便是“天下称之”的不朽名篇。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小词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惜花伤春之情,语言清新,词意▼

讲解

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昨夜雨疏风骤”指的是昨宵雨狂风猛。疏,正写疏放疏狂,而非通常的稀疏义。当此芳春,名花正好,偏那风雨就来逼迫了,心绪如潮,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愁。酒吃得多了,觉也睡得浓了。功效一醒觉来,天已大亮。但昨夜之神情,却已然如隔在胸▼

创作背景

这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是李清照的早期作品。根据陈祖美编的《李清照简明年表》,此词作于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前后。▼

作者介绍

李清照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 https://mj.facekun.com/5877.html

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

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
出自晚唐诗人韦庄的《菩萨蛮》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   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   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   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赏析  这首词是韦庄在公元九世纪(唐僖宗中和年间)避乱洛阳时的作品。韦庄客居洛阳,正是国家多事之秋,战乱频仍,民不聊生;自己则浪迹他乡一事无成。所以词一开头,就以排比偶句写景抒慨。上句写景,洛阳多花,春光确实很好;下句抒慨,...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出自宋代诗人朱熹的《题榴花》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苔落绛英。 赏析  五月里石榴花开了,红艳似火,耀眼夺目,隐约可见榴子结于枝子间。可惜的是,这么好的花却无人来观赏,此地没有赏花人车马的痕迹。大红色的榴花在人们漠视的冷遇中,百般无奈地飘落在长着苍苔的地上。  首句中的“明”字既点明了五月的石榴花十分耀眼,将花朵艳丽的颜色描写了出来,同时也表达了...

经典语录150309:你下的决心足够坚定,才会不动声色

经典语录150309:你下的决心足够坚定,才会不动声色
1、你要坚强,决不能放弃。当你担忧生活黑暗无边之时,请记得希望总会在某处闪光。 2、生命没有太晚的开始,一切都还来得及。 3、永远不要逃避问题,时间不会给弱者任何回报。 4、舒适自在,那是你老了以后的事,趁年轻,做一个跑在时间前面的人。 5、怀揣未来的梦想,在每一个平凡而不平淡的日子里,才会笑得更加灿烂。只要不放弃,就没有什么能让自己退缩;只要够坚强,就没有什么能把自己打垮!痛苦是磨...

一句话经典语录:幸福,不代表自己没痛过

一句话经典语录:幸福,不代表自己没痛过
引导语:远去的光阴里,每段故事都会苍老,惟愿故事里的我们一直都好。所有的刻骨铭心,有一天都会在嘴角微微的笑意中得到诠释,感动在心的依然是岁月留下的嫣然,那些爱,永远都记得。 1、一步一步,每一步都有自己的脚印,每一步都有自己的回忆,一直努力着,不要太看重现在的结果,因为未来的路还很远很远,你只是一个过客,你总会走过,不会停留,一直一直往下走。人生最可怕最可悲的事情不是丢掉理想...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