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出自唐代王建的《雨过山村》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闲看 一作:闲着)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雨中有一两户人家传来鸡鸣,小溪两边长满翠竹,乡村的小路越过小溪,木板桥歪歪斜斜。村里的嫂嫂和小姑相互呼唤去清洗蚕子,庭院里的栀子花因农忙而无人欣赏。 注释妇姑:嫂嫂和小姑。相唤:互相呼唤。浴蚕:古时候将蚕种浸在盐水中,用来选出优良的蚕种,称为浴蚕。中庭:庭院。闲着:农人忙着干活,没有人欣赏盛开的▼

参考赏析

艺术手法

诗的前两句写雨中几声鸡鸣,一两家农舍;修竹、清溪、村路、板桥,淡淡几笔,便勾画出一幅优美静谧的山村风景。第三句转而写农事,“妇姑相唤”,透着亲切,可以想见家庭邻里关系的和睦;夏日雨中,仍要“浴蚕去”,则可知农事的繁忙。妇姑浴蚕去了,雨中的山村,唯有栀子花悠然无事地独自“闲”在庭院里。一个“闲”字,烘▼

鉴赏

这首山水田园诗,富有诗情画意,又充满劳动生活的气息,颇值称道。“雨里鸡鸣一两家”。诗的开头就大有山村风味。这首先与“鸡鸣”有关,“鸡鸣桑树颠”乃村居特征之一。在雨天,晦明交替似的天色,会诱得“鸡鸣不已”。但倘若是平原大坝,村落一般不会很小,一鸡打鸣会引来群鸡合唱。山村就不同了,地形使得居民点分散,即▼

作者介绍

王建 王建 王建(约767年—约830年):字仲初,生于颍川(今河南许昌),唐朝诗人。其著作,《新唐书·艺文志》、《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等皆作10卷,《崇文总目》作2卷。...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出自宋代苏轼的《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

描写荷花的诗句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描写荷花的诗句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相看未用伤迟暮,别有池塘一种幽。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苍茫漠漠董家潭,绿树阴阴向水湾。 十里锦香看不断,西风明月棹歌还。 藕田成片傍湖边,隐约花红点点连。 三五小船撑将去, 歌声嘹亮赋采莲。 最怜红粉几条痕,水外桥边小竹门。 照影自惊还自惜,西施原住苎萝村。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花影》   花影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又教明月送将来。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吟咏花影,抒发了个人想要有所作为,却又无可怎么办的心境。   这首诗从头到尾着眼于一个“变”字,写影的改变中体现出光的改变,写光的改变中体现出影的改变。榜首句中“上瑶台&rdq...

有关秋季的诗句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有关秋季的诗句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落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莫道身闲总是,孤灯夜夜写清愁。 莫怪独吟秋思苦,比君校近二毛年。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蝉吟秋色树,鸦噪夕阳沙。 出门未免流年叹,又见湖边木叶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Copyright © 2025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