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出自唐代颜真卿的《劝学诗》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少年时代要知道发愤苦读,勤奋学习。但如果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注释三更灯火:三更半夜,很晚了。五更鸡:天快亮时,鸡啼叫。黑发:年少时期,指少年。白首:人老了,指老人。▼

参考赏析

赏析

《劝学》是唐朝诗人颜真卿所写的一首古诗。劝勉青少年要珍惜少壮年华,少年时代要知道发愤苦读,勤奋学习,有所作为,否则,等到老了再想读书就迟了,后悔已晚,应该珍惜时光。使孩子初步理解人生短暂,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诗歌以短短的28个字便揭示了这个深刻的道理,达到了催人奋进的效果。▼

作者介绍

颜真卿 颜真卿 颜真卿(709-784,一说709-785),字清臣,汉族,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中国唐代书法家。 唐代中期杰出书法家。他创立的“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出自宋代诗人王令的《送春》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的七言,表现了暮春时节的景象和诗人的感受。诗的前两句写景为主,后两句由景生情,抒发了自己的生活态度和追求。   花落了虽又重开,燕子离去了还会回来,然而那眷恋春光的杜鹃,却半夜三更还在悲啼,不相信东风是唤不回来的。   诗中的“落更开”描述了三月的花谢了又开,表现了...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晚晴》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赏析  细腻地描画晚晴景物,或许不算太难。但如果要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人独特的感受与心境,特别是要不露痕迹地寓托某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使读者在思想上受到启示,这就需要诗人在思想境界和艺术工力上都“更上一层楼”。   首联说自己居处幽僻,俯临夹城(城门外的曲城)...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出自唐代诗人韩翃的《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赏析  据孟棨《本事》记载:德宗时制诰缺乏人才,中书省提名请求御批,德宗批复说:“与韩翃”,当时有两个韩翃,于是中书省又以两人的名字同时进呈。   德宗便批与写“春城无处不飞花”的韩翃。这虽是一段佳话,但足见《寒食》这首诗的广泛流传和受到的赏识。   这是一首讽刺诗,但诗人的笔法巧妙含蓄。...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赏析  这首用极其凝炼的诗笔,描画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诗是按时间顺序写下来的。首句写旅客薄暮在山路上行进时所感,次句写到达投宿人家时所见,后两句写入夜后在投宿人家所闻。每句诗都构成一个独立的画面,而又彼此连属。诗中有画,画外见情。   诗的开端,以‘日暮苍山...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