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出自唐代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

  夏日南亭怀辛大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赏析:

  本诗抒发了诗人对老友的思念。诗人捕捉住日子中的感触,描绘了夏夜纳凉的悠闲自得,仅仅不觉中生出了没有知音的慨叹,以致梦中都会苦苦牵挂。诗人描绘感触细腻,言语流通天然,寄情于景,神韵十足。

  诗的内容可分两部分,既写夏夜水亭纳凉的清新闲适,一起又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开篇即是遇景入咏,细味却不止是简略写景,一起写出诗人的片面感触。“忽”、“渐”二字运用之妙,在于它们不光传达出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给人实践的感触(一快一慢);并且,“夏天”可畏而“忽”落,明月心爱而“渐”起,只表现出一种心思的快感。“池”字标明“南亭”傍水,亦非虚设。

  近水亭台,不只“先得月”,并且是先退凉的。诗人沐浴之后,洞开亭户,“发出”不梳,靠窗而卧,使人想起陶潜的一段名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冷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与子俨等疏》)三四句不光写出一种闲情,一起也写出一种适意——来自身心两方面的快感。

  进而,诗人从嗅觉、听觉两方面持续写这种快感:“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荷花的香气清淡纤细,所以“风送”时闻;竹露滴在池面其声洪亮,所以是“清响”。滴水可闻,细香可嗅,使人感到此外更无声气。诗句表达的境地宜乎“一时叹为清绝”(沈德潜《唐诗别裁》)。写荷以“气”,写竹以“响”,而不及视觉形象,恰是夏夜给人的逼真感触。

  “竹露滴清响”,那样动听清心。这天籁似对诗人有所牵动,使他想到音乐,“欲取鸣琴弹”了。琴,这古雅平缓的乐器,只宜在淡泊闲适的心境中演奏。听说古人弹琴,先得沐浴焚香,屏去杂念。而南亭纳凉的诗人此刻,已天然进入这种心境,正宜操琴。“欲取”而未取,舒服而不拟动弹,但想想也自有一番趣味。不料却由“鸣琴”之想牵惹起一层淡淡的迷惘。象安静的井水起了一阵微澜。相传楚人钟子期知晓乐律。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子期品道:“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子期品道:“洋洋兮若流水。”子期死而伯牙绝弦,不复演奏。(见《吕氏春秋。本味》)这即是“知音”的出典。由境地的清幽绝俗而想到弹琴,由弹琴想到“知音”,而生出“恨无知音赏”的缺憾,这就天但是然地由水亭纳凉过渡到怀人上来。

  此刻,诗人是多么期望有兄弟在身边,闲话清谈,共度良宵。可人期不来,天然会生出惆怅。“怀故人”的心情一向带到睡下今后,进入梦乡,居然会见了亲爱的兄弟。诗以有情的梦境完毕,极有余味。

  孟浩然长于捕捉日子中的诗意感触。此诗不过写一种闲适自得的情味,兼带点无知音的慨叹,并无非常厚重的思想内容;但是写各种感触细腻入微,诗味盎然。文字如行云流水,层递天然,由境及意而达于天衣无缝,极富于神韵。诗的写法上又吸收了近体的乐律、方式的利益,中六句似对非对,具有素朴的方式美;而吟诵起来谐于唇吻,又“有金石宫商之声”。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 https://mj.facekun.com/581.html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出自中唐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赏析:   这是作者十六岁所作。正本仅仅操练应试的习作,但因作得好,便成了他的成名作。据唐张固《幽闲宣扬》载:作者初进京城,携诗访问其时的名士顾况。顾借“居易&...

一句话经典语录:最浪费的日子,是没有笑声的日子

一句话经典语录:最浪费的日子,是没有笑声的日子
引导语:没有把握的事,不要抱希望,那就不会失望,无法揣摩那个人,那就不要请求他替你做些什么事情,不让他有机会拒绝你,你才不会失望。不要爱上一个看来不会爱上你的人,那就不用失望。人生,有些失望是无可避免的,但大部分的失望,都是因为你高估了自己。 1、最浪费的日子,是没有笑声的日子。 2、当一个人忙的透不过气来时,千万不要碰爱情,因为爱情是需要靠氧气才能才存活的珍品。 3、忽然想起...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出自清代黄景仁的《绮怀》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参考赏析 赏析 “绮”本意为“有 花纹的丝织品”...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蒹葭     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曦。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