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出自宋代叶绍翁的《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家中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眠。 注释①见:古同“现”,出现,显露。②萧萧:风声。③客情:旅客思乡之情。④挑:挑弄、引动。⑤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又叫蛐蛐。⑥篱落:篱笆。▼

参考赏析

鉴赏

《夜书所见》中的“见”是一个古今字,在这里应读“xiàn”而不读“jiàn”。全诗的理解应为:(题目)在孤寂夜里写写所思念的景象。(诗句)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最记挂是自己疼爱的孩子,此时可能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夜深人静了还不肯睡眠▼

赏析

江上的秋风吹过来,梧桐树沙沙作响,使人感受到了寒意。秋风的声音,最能触动在外的人的思乡之情。夜已深了,还有儿童点着灯,在篱笆边找并捉蟋蟀。节候迁移,景物变换,最容易引起旅人的乡愁。作者客居异乡,静夜感秋,写下了这首情思婉转的小诗。这首诗,写秋夜所见之景,抒发羁旅思乡之情。一句写梧叶,“送寒声”,微妙▼

作者介绍

叶绍翁 叶绍翁 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人。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水)叶氏。生卒年不详。曾任朝廷小官。其学出自叶适,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真德秀交往甚密,与葛天民互相酬唱。...

月出惊山鸟

月出惊山鸟
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赏析  这首写春山之静。“静”被诗人强烈地感受到了。为什么呢?是由于“山静”,所以人静。人静缘于心静,所以觉察到桂花的坠落。   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景,却反衬出春山的幽静。   鸟鸣涧,是一处风景极优美的地方。涧,是山涧,夹在两山间的流水。 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山夜晚异常幽静的景象。诗的大意说:在寂...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出自唐朝诗人贺知章的《咏柳》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   杨柳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一年一度,它长出了淡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诱人的意态。这是谁都能赏识的。古典诗词中,借用这种形象美来描述、...

描写长江的诗句、有关于长江的诗句

描写长江的诗句、有关于长江的诗句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刘禹锡·唐《浪淘沙》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欲寄两行迎尔泪,长江不肯向西流。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