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出自宋代欧阳修的《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自从分别之后,不知你已经到了何方?眼里心中都是凄凉与愁闷,生出不尽的忧愁!你越走越远,最后竟断了音信;江水是何等的宽阔,鱼儿深深地游在水底,我又能向何处去打听你的消息? 昨夜里大风吹得竹林处处作响,传递着深秋的韵律,每一片叶子的声响都似乎在诉说着怨恼。我有心斜倚着单枕,希望梦...

译文及注释二

译文分别后不知你的行程远近,满目凄凉心中有说不尽的苦闷。你越走越远渐渐断了书信;鱼书不传我去哪里问讯?深夜里风吹竹叶萧萧不停,千声万声都是别愁离恨。我斜倚单枕想到梦中见你,谁知道梦没有做成灯芯又燃尽。注释⑴鱼沉:鱼不传书。古代有鱼雁传书的传说,这里指音讯全无。⑵攲(yǐ):倾斜。...

参考赏析

赏析

这是一首别后相思愁绪之词,是作者的早期作品。它受五代花间词的影响,以代言体(即女性第一人称方式)形式表达了闺中思妇深沉凄婉的离情别绪。全词以景寓情,情景交融,词境委婉曲折、深沉精细而又温柔敦厚。发端句“别后不知君远近”是恨的缘由。因不知亲人行踪,故触景皆生出凄凉、郁闷,亦即无时无...

赏析二

这首词是作者的早期作品。词是写闺中思妇深沉凄绝的离愁别恨。发端句“别后不知君远近”是恨的缘由。因不知亲人行踪,故触景皆生出凄凉、郁闷,亦即无时无处不如此。“多少”,不知多少之意,以模糊语言极状其多。三四两句再进一层,抒写了远别的情状与愁绪。“渐行渐远渐无书”,一句之内重复了三个“...

作者介绍

欧阳修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1]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
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早冬》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 赏析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  江南的十月天气很好,冬天的景色像春天一样可爱。  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  寒霜未冻死小草,太阳晒干了大地。  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  老柘树虽然叶子黄...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
出自宋代秦观的《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

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出自宋代苏轼的《鹊桥仙·七夕》 缑山仙子,高情云渺,不学痴牛女。风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客槎曾犯,银河微浪,尚带天风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参考翻译 注释 ①缑山:即缑氏山,在今...

关于冬天的诗句、关于冬天的诗句

关于冬天的诗句、关于冬天的诗句
★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陈毅:《梅》)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儒却子珍。(陆游:《秋日郊居》)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且...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