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出自唐代李白的《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离开,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歌声。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也不及汪伦送别我的一片情深。注释①踏歌:民间的一种唱歌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②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③深千尺: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

参考赏析

创作背景

汪伦是唐朝泾州(今安徽省泾县)人,他生性豪爽,喜欢结交名士,经常仗义疏财,慷慨解囊,一掷千金而不惜。当时,李白在诗坛上名声远扬,汪伦非常钦慕,希望有机会一睹诗仙的风采。可是,泾州名不见经传,自己也是个无名小辈,怎么才能请到大诗人李白呢?后来,汪伦得到了李白将要到安徽游历的消息,这...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赏析

用比兴手法,表达了对汪伦深情相送的感激。用“深千尺”的潭水比喻送别之深情,生动而形象,而又加“不及”二字,更增强了诗句的动人力量。这首有明显的民歌风味的诗词自然质朴,清新流畅。诗人用眼前普通的景物作比喻,写出了与友人的真挚情意。...

鉴赏二

李白斗酒诗百篇,一生好入名山游。据袁枚《随园诗话补遗》记载:有一位素不相识的汪伦,写信给李白,邀他去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旅游,信上热情洋溢地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欣然而往。见汪伦乃泾川豪士,为人热情好客,倜傥不...

简析

李白游泾县桃花潭时,常在村民汪伦家作客。临走时,汪伦来送行,于是李白写这首诗留别。诗中表达了李白对汪伦这个普通村民的深情厚谊。前两句叙事:“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李白将要乘舟离去,汪伦带着一群村民前来送行,他们手挽着手,一边走,一边唱。“将欲”与“忽闻”相照应,写出了...

鉴赏一

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载),李白从秋浦(今安徽贵池)前往泾县(今属安徽)游桃花潭,当地人汪伦常酿美酒款待他。临走时,汪伦又来送行,李白作了这首诗留别。  诗的前半是叙事:先写要离去者,继写送行者,展示一幅离别的画面。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将欲行”表明是在轻舟待发之时。...

作者介绍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关于爱情的优美诗句、关于爱情的美好诗句

关于爱情的优美诗句、关于爱情的美好诗句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元徐再思《蟾宫曲*春情》 ◆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 ------ 清;史清《溪佚题》 ◆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 曹雪芹《红楼梦》 ◆相思树下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 民国:梁启超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多情自古伤离别。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经典语录:人生,说到底,活的是心情。

经典语录:人生,说到底,活的是心情。
引导语:时间是疗伤最好的药剂,原谅不了的结果都原谅了;原本要死要活想拥有的东西,现在都不需要了;以为是最好的东西,也觉得不那么好了;以为是最讨厌的事情,也觉得不那么刺眼了,时间恍如流水,磨平了内心的棱角,慢慢的,人就变得宁静了。 01.生活中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02.感谢我的不完美,让我看清了真正对我好的人是谁。 03.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出自北宋诗人晏殊的《蝶恋花》   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赏析:   此为晏殊写闺思的名篇。词之上片运用移情于景的方法,选择眼前的景象,写入主人公的豪情,点出离恨;下片承离恨而来,经过楼房独望...

描写山水景色的诗句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描写山水景色的诗句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