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南宋人陆游的《游山西村》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赏析:

  首联烘托出丰盈之年乡村一片安静、欢悦的气候。腊酒,指腊月酿造的酒。豚,是猪。足鸡豚,意谓鸡猪足。这两句是说农家酒味虽薄,而待客心意却非常深沉。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美意。“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乡村憨厚民俗的欣赏。

  次联写山间水畔的风光,写景中寓含道理,千百年来广泛被人引证。“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读了如此流通艳丽、开畅明快的诗句,好像能够看到诗人在翠绿可掬的山峦间散步,清碧的山泉在弯曲溪水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弯曲的山径也愈益模糊难认。正在怅惘之际,俄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草屋,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畅。其笑容可掬的振奋之状,能够想见。当然这种境地前人也有描画,这两句却分外含蓄特别,所以钱钟书说“陆游这一联才把它写得‘题无剩义’”(《宋诗选注》)。大家在讨论学识、研讨疑问时,往往会有这样的状况:山回路转、错综复杂,未来安在?所以顿生苍茫之感。可是,若是锲而不舍,持续前行,忽然间眼前呈现一线亮光,再往前行,便豁然开畅,发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新天地。这即是此联给大家的启示,也是宋诗特有的理趣。大家读后,都会感到,在人生某种境遇中,与诗句所写有着惊人的符合之处,因此更觉亲热。这儿描绘的是诗人置身山阴道上,信步而行,疑若无路,忽又开畅的情形,不只反映了诗人对出路所抱的期望,也道出了人间事物消长改变的道理。所以这两句诗就越出了天然风光描绘的规模,而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

  此联展现了一幅春光明媚的山水图;下一联则由天然入人事,描画了南宋初年的乡村习俗画卷。读者不难体会出诗人所要表达的酷爱传统文化的厚意。“社”为土地神。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这一天农家祭社祈年,热热闹闹,吹吹打打,充满着丰盈的等待。这个节日来历很古,《周礼》里就有记载。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也说:“伐鼓吹箫,却入农桑社。”到宋代还很盛行。而陆游在这儿更以“衣冠俭朴古风存”,赞许着这个陈旧的乡土习俗,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

  前三联写了外界情形,并和自个的情感相融。但是诗人好像意犹未足,故而笔锋一转:“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无时,随时。诗人已“游”了一整天,此刻明月高悬,整个大地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清光中,给春社往后的村庄也染上了一层静寂的颜色,别有一番情味。所以这两句从胸中天然流出:希望而今而后,能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亲热絮语,此情此景,不亦乐乎!一个酷爱家园,与农人亲密无间的诗人栩栩如生。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
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阮郎归·初夏》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赏析  这首词写的是初夏时节的闺怨生活,采用从反面落笔的手法,上片写静美,而从听觉入手,以声响状环境之寂;下片写动美,却从视觉落笔,用一幅幅无声画来展示大自然的生机。整首词淡雅清新而又富于生活情趣。   上片写初夏已悄悄来...

关于时间的诗句 时间是没有声音的锉刀

关于时间的诗句 时间是没有声音的锉刀
策马前途须努力,莫学龙钟虚叹息。(唐)李涉《岳阳别张祜》 花堪折时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唐)杜秋娘《金缕衣》 少年易老学难成,日月如梭趱少年。(元)高明《琵琶记》 抓住今天,尽可能少依赖明天。 最珍贵的是今天,最容易失掉的也是今天。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自勉,岁月不待人。 黑夜到临的时候,没有人能够把一角阳光继续保留。 时间是没有声音的锉刀. 盛年不再来,岁月不待人。 ...

描写思念家乡的诗句、描写环境优美的诗句

描写思念家乡的诗句、描写环境优美的诗句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宋?李觏 《乡思》 ◆林中两路分,一路人迹稀。我独选此路,境遇乃相异。《回到家乡》(来自网络)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南唐?李煜《清平乐》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 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