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出自盛唐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其二》

  回乡偶书·其二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赏析:

  贺知章在公元744年(天宝三载),辞去朝廷官职,告老回来故土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时已八十六岁,这时,距他中年离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初了。人生易老,世事沧桑,心头有无限慨叹。《回乡偶书》的“偶”字,不只是说诗作得之偶尔,还泄露了诗情来自日子、发于心底的这一层意思。

  第二首可看作是第一首的续篇。诗人到家今后,经过与亲友的攀谈得知家园人事的种种改变,在叹气久客伤老之余,又难免宣布人事无常的慨叹来。“分开家园年月多”,相当于上一首的“少小离家老迈回”。诗人之诲人不倦重复这同一意思,无非是因为全部慨叹莫不是因为数十年离乡背井导致。所以下一句即顺势转出有关人事的谈论。“迩来人事半消磨”一句,看似笼统、客观,实则包含了许多深深牵动诗人豪情的具体内容,“访旧半为鬼”时宣布的阵阵惊呼,因亲友沉沦而引出的种种嗟叹,无不包孕其间。唯其不乏其人,也就只好笼而统之地一笔带过了。

  三四句翰墨荡开,诗人的目光从人事改变转到了对天然景象的描写上。镜湖,在今浙江绍兴会稽山的北麓,周围三百余里。贺知章的新居即在镜湖之旁。尽管离别镜湖已有数十个年初,而在四围春光中镜湖的水波却自始自终。诗人独立镜湖之旁,一种“物是人非”的感受天然涌上了他的心头,所以又写下了“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的诗句。诗人以“不改”反衬“半消磨”,以“惟有”进一步发扬“半消磨”之意,着重除湖波以外,旧日的人事简直现已改变净尽了。从直抒的一二句转到写景兼谈论的三四句,似乎闲闲道来,不着边际,实则这是妙用反衬,正巧从不和加强了所要表达的豪情,在湖波不改的衬映下,人事日非的慨叹显得愈益深重了。 还需注意的是诗中的“年月多”、“迩来”、“旧时”等表明时刻的词语贯穿而下,使全诗笼罩在一种低回深思、若不堪情的气氛之中。与第一首相比较,如果说诗人初进家门见到孩童时也曾感到过一丝置身于亲人之中的欣喜的话,那么,到他听了亲友介绍今后,独立于波光粼粼的镜湖之旁时,无疑已变得愈来愈感伤了。 陆游说过:“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回乡偶书》二首之成功,归根到底在于诗作展示的是一片化境。诗的豪情天然、传神,言语声韵似乎自内心天然流出,朴实无华,毫不雕刻,读者在不知不觉之中被引入了诗的意境。像这样源于日子、发于心底的好诗,是非常可贵的。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出自中唐诗人胡令能的《小儿垂钓》   小儿垂钓   作者: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赏析:   这是一首以孩童日子为体裁的诗作。在唐诗中,写孩童的体裁比较少,因此显得可贵。这首七绝写小儿垂钓别有情趣。前两句叙说、描绘,从外形下笔,是实写。后两句诗偏重神态来写。此诗没有艳丽的颜色,没有故意...

关于描写花的诗句、描写花的诗句 古诗

关于描写花的诗句、描写花的诗句 古诗
  唐·王维 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杂咏 唐·王维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心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 忆梅 唐·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江上梅 唐·王适 忽见寒梅树,花开汉水滨。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庭梅咏寄人 唐·刘禹锡 早花常犯寒,繁实常苦酸。 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阑? 夭桃定相...

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

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
出自宋代晏几道的《生查子·关山魂梦长》 关山魂梦长,鱼雁音尘少。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归梦碧纱窗,说与人人道。真个别离难,不似相逢好。 参考翻译 注释及译义 译文  荒漠凄凉的关山,常常令我魂牵梦萦,那...

运气,就是机会碰巧撞到了你的努力

运气,就是机会碰巧撞到了你的努力
成长让人明白,唯一令人后悔的,是那些自己不曾尝试的事。 1. 生命是属于你的,你应该根据自己的愿望去生活 2. 想到就去做,不然你永远觉得你没准备好 3. 喜欢就争取,得到就珍惜,错过就忘记 4. 奇迹就是你睁开眼也看不到的现实,梦想就是你闭上眼也能看到的奇迹 5. 不论做什么事,相信你自己,别让别人的一句话将你击倒 6. 一定要有自己的方向,不管起点有多低,都要坦然接受 7. 要有一样看家本领,把知...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