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春词》

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
斜倚栏干背鹦鹉,思量何事不回头。

参考赏析

赏析

白居易此诗,先描绘一个斜倚栏杆、背向鹦鹉、眉目含愁的青年女子形象,接着以“思量何事不回头”的问句,轻轻一拨,引而不发,意味深长。而刘禹锡的和诗(见下),也写闺中女子之愁,然而却写得更为婉曲新颖,别出蹊径。白诗开头是以“低花树映小妆楼”来暗示青年女子,而刘诗“新妆宜面下朱楼”说得十分明确,而且顺带把人▼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即事》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赏析  首(引庾信《拟咏怀》)   首联是他独自隐居山中时的心态写照。顾安《唐律销夏录》谓“此诗首句既有‘掩柴扉’三字,而下面七句皆是门外情景,如何说得去?不知古人用法最严,用意最活,如‘掩柴扉’下紧接以‘苍茫对落晖’句,便知‘掩柴扉’三字是虚句,不是实句也...

微语录:将生活过成一首诗

微语录:将生活过成一首诗
生活就应该过的像一首诗、或一首曲,不求口口相传但愿琅琅上口,诗意、曲意过得去即可。这便是在这所谓的逼仄的生活里,也应该有的生活格调。将生活过成一首诗,在我看来更为简单的理解只是,让自己的生活更有品质一点。比如说在闲暇天气晴朗的日子里,出去走走,站在阴影下看阳光在地面慢慢的消散;攒一个月的钱看一场演出;一件小事捡一个灵感……一切都无关于文艺或俗咖,只关于生活品质。 ...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春题湖上》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西湖的春天,像一幅醉人的风景画,三面群山环抱中的湖...

描写赞美老师的诗句、于赞美老师的诗句

描写赞美老师的诗句、于赞美老师的诗句
◆四度春风化绸缪,几番秋雨洗鸿沟。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  ◆蚕丝吐尽春未老,烛泪成灰秋更稠。春播桃李三千圃,秋来硕果满神州。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  ◆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 ◆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吕不韦  ◆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何处遥相见,心无一事时。 ◆教师不...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