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春词》

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
斜倚栏干背鹦鹉,思量何事不回头。

参考赏析

赏析

白居易此诗,先描绘一个斜倚栏杆、背向鹦鹉、眉目含愁的青年女子形象,接着以“思量何事不回头”的问句,轻轻一拨,引而不发,意味深长。而刘禹锡的和诗(见下),也写闺中女子之愁,然而却写得更为婉曲新颖,别出蹊径。白诗开头是以“低花树映小妆楼”来暗示青年女子,而刘诗“新妆宜面下朱楼”说得十分明确,而且顺带把人▼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出自魏晋诗人陶渊明的《酬刘柴桑》 穷居寡人用,时忘四运周。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新葵郁北牖,嘉穟养南畴。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命室携童弱,良日登远游。 赏析  这首的意象结构为:穷居忘时,暗示生命的孤寂落寞,落叶知时,引发对生命飞逝的感受;忧落叶之悴,隐喻生命的秋天,乐新葵、嘉穗之荣,反衬生命之荣盛不再回复;四时周转运行与来岁未知,展示了时间永恒与生命朝不保夕的对立;今日闭门穷居与良...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出自唐代杨巨源的《城东早春》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一新春时节是诗人描写美景的最佳时刻,柳枝刚刚吐出淡黄的嫩芽,颜色还有一半未曾匀净...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出自北宋诗人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其一》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赏析  这首歌,作者描写了自己在望湖楼上饮酒时所见到的西湖山雨欲来和雨过天晴后的景色。作者先从暴雨临前写起,其景象是天上黑云翻滚,就像浓浓的墨汁在天边翻转,远处的山巅在翻腾的乌云中依稀可辨,这个时候,如注的骤雨就已经来到。大雨裹挟着白色的雨点砸在船上,水花四...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文]富贵不能扰乱我的心意,贫贱不能改变我的节操,威武不能挫折我的志向,这种坚持仁义之道,保持独立自主人格的人,才叫做大丈夫。   [出典]《孟子滕文公》   注:   1、原文:《滕文公下·第二章》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