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西游记》中有哪些有趣的冷知识?

作者:杨昱

最近有关《西游记》的话题有点火,关注了一下,完全没有靠谱的答案。其实关于《西游记》的真意,我个人也只是懂个一丁点的皮毛,就大言不惭的谈一下,希望能起个抛砖引玉的效果。其实以下说的这些,在老辈的读书人那里应该算是常识,是定论,并不是什么冷知识。

在五四之前,《西游记》的作者并不是吴承恩,而被传为全真丘处机所作。在中国,很多文学作品的作者大都是一笔烂帐,虽说《西游记》是吴承恩所作,其证据并不牢靠,但要是说是丘处机写的,那就真的是胡言乱语了。可这说法并不是没有原因的,《西游记》自然首先来自于民间创作的整理,在其后又经过许多作者的加工,逐渐向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版本靠拢,但最后定本的那个作者,却必定是个儒释道三修的道学大家。

我们如今读到的《西游记》,是一本彻彻底底的道家丹经,谈的是金丹大道的修炼之法,而其中种种荒谬不合常理之处,正是解《西游》的关节所在。

《西游记》的回目,诗文里有大量的道家名词,字里行间五行之说随处可见,譬如孙悟空是心猿,白龙是意马,八戒是木母,一部取经史讲的是人体内修炼金丹大道的整个过程(这里不好理解的话,也可以把它想成是练内功就好了),所以孙悟空和猪八戒为什么总要闹矛盾呢?因为悟空是心,八戒是肾,他们是性和命,金和木,水与火,悟空是求道的一颗赤诚之心,八戒是难以摆脱的肉欲,而唐僧是肉身,所以他总是拉偏架。

所以唐僧再怎么没用,再怎么肉眼凡胎,都是师父,因为他是肉身,是“唐三藏”,藏那三个?悟空(心),八戒(肾),沙僧(脾)。

有人提到纪年上的重复,并不是因为作者历史没学好,要知道《西游记》所谈的其实是丹法,所谓贞观,乃是“正观”的意思,这里是正观内视十三年,便有一阳生,为什么是一阳生呢?因为地支十二为一周天,所以十三是一阳生。那又为什么是己已年呢?因为己土已火,而火生土,土生金,所以己已代表阳金生出。

那为什么会重复呢,因为陈光蕊其实就是唐僧,唐僧就是陈光蕊,而陈光蕊(陈为耳东,东为木)最初的这次证道(状元)是假的,所以才会被刘洪(刘字拆开为卯金刀)所杀(金刀克卯木),何以见得呢,因为开科取士,派属州郡都是丞相魏征下的令,而魏征实为“伪证”也。

所以不得已,还要循环一次,因为陈光蕊是伪证,而唐僧才是真证。而且必要是在贞观十三年,因为是真金显露之时。

另外唐僧取经之日是贞观十三年九月望前三日,所谓望是十五月圆之日,那么望前三日就是十三日了,可见阳气之足。

其实解《西游记》解的好的有很多,古有刘一明(悟元子)解的《西游原旨》,陈士斌(悟一子)解的《西游真诠》,今人李安纲作的《李安纲批评西游记》也是不可多得的精品,推荐给大家。

-------- 分割线 ---------

另一个问题里《西游记》里有哪些不易发现却很打动人的小细节?, @陆也好的答案好萌,看得人心酸,不得已花点篇幅解释一下。

唐僧是肉身,悟空是心,而取经路上的妖魔鬼怪,强盗野兽全是修炼时的心魔。唐僧不怪悟空打死老虎(其实那虎打了三次,从寅将军开始都是老虎作祟),是因为证道先要伏虎降龙,所以伏了虎之后,便收了白龙马。

而悟空打死了六个强盗,唐僧大发脾气,将其赶走,也是有原因的。还记得那章的回目么:

叫做: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
这六贼叫什么名字?

那人道:“你是不知,我说与你听:一个唤做眼看喜,一个唤做耳听怒,一个唤做鼻嗅爱,一个唤作舌尝思,一个唤作意见欲,一个唤作身本忧。
这哪里是六个强盗,这所谓六贼乃是:眼,耳,鼻,舌,身,意。他们代表着肉体未脱的欲念,悟空(心)扫除了肉欲,唐僧(肉身)当然不爽,所以才要挣扎,要赶走他。

可是心神一散,便不能得道,所以悟空不能走,要拴心,所以才有“紧箍咒”,那“紧箍咒”的本名叫什么呢?叫做“定心真言”。

老母道:“他那厢去了?”三藏道:“我听得呼的一声,他回东去了。”老母道:“东边不远,就是我家,想必往我家去了。我那里还有一篇咒儿,唤做定心真言,又名做紧箍儿咒。你可暗暗的念熟,牢记心头,再莫泄漏一人知道。我去赶上他,叫他还来跟你,你却将此衣帽与他穿戴。他若不服你使唤,你就默念此咒,他再不敢行凶,也再不敢去了。”三藏闻言,低头拜谢。
至于为什么先要骗他穿衣戴帽,因为悟空是先天元神,若要证道却要先学人言,行人礼。

所以你有件事觉得没错,唐僧确实是个凡胎,而悟空却是天生的慧根,所以悟空解得《心经》,而唐僧只会傻念。说到《心经》,这里又有一个暗喻,《心经》在书里有过好多个名字,一开始并不写成《心经》,而叫《多心经》,直到你说的悟空学会偷懒的那一回,才叫做《心经》。

为什么呢?因为唐僧不多心了,为什么能不多心了呢?因为之前悟空又被赶走了一回,为什么被赶走呢?因为三打了白骨精,而这一回目叫做:

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白骨精是尸魔,而且还三戏,为什么?因为他是三尸啊!所谓三尸,也是人的贪欲,它恶人进道,喜人退志,所以打杀三尸是修道时的关键处,也正是如此,悟空(心)打杀了三尸,唐僧(肉身)才会难以承受。

而随着心猿的再次归位,肉身已过了这个重要关节,所以《多心经》不念了,改念《心经》了,于是这一回开头写道:

话说唐僧复得了孙行者,师徒们一心同体,共诣西方。
一心同体啊!就是彻底升级专职,踏入一个新的境界了嘛。故接下来就要“三花聚顶”,悟空逼八戒巡山,就是要逼铅(八戒)与金(金角大王),银(银角大王),在头顶(平顶山)聚合,以成丹基。

这里真的不是悟空在偷懒懈怠啦。

-

点检形骸,我家Caesar酱在问候你。
1 . 孙悟空是送快递的始祖。

第二回中,悟空学会了筋斗云之后,诸位师兄弟都拿他开玩笑,说他找了个铁饭碗,从此不愁吃。

大众听说,一个个嘻嘻笑道:“悟空造化!若会这个法儿,与人家当铺兵,送文书,递报单,不管那里都寻了饭吃!”
之后蟠桃宴上悟空骗赤脚大仙说,玉帝知道他跑得快,特地让他来通知诸位。

2 . 孙悟空应当叫做孙小四。

孙悟空战斗力虽强,但是他身材瘦小只有四尺左右。悟空回到花果山教训混世魔王的时候,魔王曾说到悟空身高不满四尺,而明代的市尺大约是32cm,也就是说悟空身高在1.3m左右,如孩子一般

魔王见了,笑道:"你身不满四尺,年不过三旬,手内又无兵器,怎么大胆猖狂,要寻我见甚么上下?"
之后在唐僧骗他戴上金箍的时候,那配套的衣服说是自己小时候穿的,而悟空穿上说这衣服就像是量体裁衣一样的合适。
所以,师徒一行人齐全了之后,八戒挑着担,沙僧牵着马(偶尔也挑担子),而悟空什么都不干,就在前面走是有原因的,因为悟空太矮。

3. 火眼金睛是被烟给熏坏了的红眼病,附带的识妖能力,但是识妖能力比较低。

原著描写悟空躲在八卦中的巽位,因此被烟给熏坏了眼睛,称为火眼金睛。但是他虽然能识得妖怪但是却看不出原形,所以每次遇到妖怪之后还要四处奔走打听妖怪的来历。而且悟空识别的方法就是看云,头顶有祥云就是仙,头顶有妖气便是妖怪。但是他也经常出错,比如牛魔王变成八戒骗走他芭蕉扇的时候就没有识破;太上老君的青牛悟空也看不出来。

4 . 玉帝的地位高于如来。

孙悟空从八卦炉中出来大闹天宫的时候,玉帝派人去西方请如来过来。如来降服猴子之后,准备回西方之时,玉帝前来:

佛祖闻言,回首瞻仰。须臾,果见八景鸾舆,九光宝盖;声奏玄歌妙乐,咏哦无量神章;散宝花,喷真香,直至佛前谢曰:“多蒙大法收殄妖邪,望如来少停一日,请诸仙做一会筵奉谢。”如来不敢违悖,即合掌谢道:“老僧承大天尊宣命来此,有何法力?还是天尊与众神洪福。敢劳致谢?”
由描述中的“瞻仰”、“不敢违悖”、“老僧”、“宣命”、“大天尊”可见如来的地位当时低于玉帝的,宣指的是皇帝的命令,如果如来地位高于或者平于玉帝,怎么会听宣而来?要想二郎神可是都“听调不听宣”。

5 . 沙僧之前吃了九个取经人,可能是玄奘的前九世。

沙僧被贬在流沙河处,受飞剑之苦,饿极了就抓过往行人吃掉。观音点化他之时,他说道他已经吃了九个取经人,其他人的骨头扔进河里就沉下去了,唯有这九个取经人的骨头不沉。而玄奘恰是金蝉子十世,而且在渡过流沙河之后,沙僧的那九个骷髅做成的项链便化成黑烟消失了。

6 . 八戒到底是天蓬元帅,还是一个战术大师。

在流沙河内大战沙僧的时候,八戒佯装不敌败退下来,引诱沙僧出水。这时却被悟空一棒子吓跑,八戒就大骂该死的弼马温。

7 . 龙在西游记里地位较低。

按照“蠃鳞毛羽昆”五虫之分,龙当是水族鳞介之长,但龙王在西游记里也只是司雨的小神而已,泾河龙王仅仅是略微违反天条便死于斩龙台;观音的坐骑金毛吼与如来的舅爷金翅大鹏鸟更是吃龙。可见,龙在西游记体系里地位是比较低的。

8 . 八戒的钉耙才是神兵。

悟空的金箍棒是老君冶炼的神铁,根本没有打造就被大禹借走当测量工具了;沙僧的禅杖是月里梭罗派吴刚砍的一枝月桂,然后由鲁班制造的,纯木工活;而八戒的九齿钉耙全名为上宝沁金耙,乃太上老君用神冰铁亲自锤炼,借五方谒谛、六丁六甲之力锻造而成,实乃道家至宝。因此,黄狮精盗走三人武器之后,开的是“钉耙宴”。

9 . 悟空水下本领不行,必须捏避水诀才行。

悟空多次提到自己水下本领比不上八戒,自己下水的时候就没办法用金箍棒打斗,只因为他和其他人入水方式不同,他要么是手里捏个避水诀,这样就不能用棒子;要么就是变成鱼虾,同样不能用棒子。

10 . 悟空的初吻是被强吻的。

在第八十一回,悟空变作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和尚,夜里金鼻白老鼠精变成一个美人前来勾引他。一把搂住他,亲了个嘴,可怜悟空一千多年守身如玉,初吻竟在毫无心理准备下被人强占了。

女子道:“别人都自在睡觉,你还念经怎么?”行者道:“许下的,如何不念?”女子搂住,与他亲个嘴道:“我与你到后面耍耍去。”行者故意的扭过头去道:“你有些不晓事!”女子道:“你会相面?”行者道:“也晓得些儿。”
关于如何证明此处为初吻,在第二十三回四圣试禅心中,玄奘欲另悟空入赘此间,行者说道:“我从小不晓得干那般事,教八戒在这里吧。”可见悟空虽未猴王,之前并未行过男女之事。

11 . 悟空喜欢卖弄炫耀,而且这个习惯一直改不了。

当日悟空在灵台方寸山求道,学成七十二变化之术,师兄弟想看他变化,于是他就在人前卖弄,变成一个松树。菩提老祖看见之后就教训他休要在人前卖弄,并因此赶他回家。

假如你见别人有,不要求他?别人见你有,必然求你。你若畏祸,却要传他;若不传他,必然加害:你之性命又不可保。
后来到了观音禅院,悟空又拿玄奘的锦斓袈裟与老和尚斗富显摆,结果引得老和尚为谋财害命火烧观音院。

12 . 菩提祖师传给悟空的七十二变是躲避三灾之用。

悟空学道三年之后有小成,祖师说此道乃非常之道,夺天地造化,侵日月玄机,为鬼神不容,要受三灾之劫,过得去才可长生不老,三灾乃天雷、阴火和赑风,五百年一劫。悟空因求躲避三灾之法,祖师有天罡数三十六变化与地煞数七十二变化,悟空贪多就选了七十二变化。

13 . 金角大王是炒作营销的棋子,唐僧肉的药用价值就是他传播开的。

之前的妖怪里只有尸魔白骨夫人听说过唐僧肉的药用价值;而碗子山波月洞的奎木狼等却不知。可见唐僧肉能长生不老的传言并没有在妖界广为流传。真正使得唐僧肉名扬海内的是平顶山莲花洞工作室,金角大王说 “我当年出天界,尝闻得人言:唐僧乃金蝉长老临凡,十世修行的好人,一点元阳未泄,有人吃他肉,延寿长生哩。” 随后按照自己知道的唐僧等人的样子,依样制造了他师徒一行的通缉令,派小的们去巡山。按理说,只需要盘查过往的僧人,拿住了一起抓来即可,没必要发布通缉令。这样大张旗鼓的做法,只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目的就是为了把“唐僧肉”这个大新闻散布出去,炒作唐僧肉。

14 . 乌巢禅师喜欢剧透,预见了整个西游历程。

第十九回,玄奘收服八戒后,师徒一行路过乌斯藏浮屠山,八戒说此地有他一个故人乌巢禅师,禅师有一些道行,曾经劝八戒与他修行。然后一行人拜会乌巢禅师,禅师直接便认出玄奘来,但是却不认识悟空。随后传了玄奘一篇《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然后留下一首诗,预言了他师徒一行人的西游历程会遇到的各种妖魔以及不远处的沙僧。之后悟空因乌巢禅师骂了自己,欲打之,结果莲花生万朵,祥雾护千层,悟空不得。

15 . 八戒为性爱大师。

第二十三回,四圣试禅心中,八戒欲入赘莫贾氏家。莫贾氏有三女,发愁讲谁许配给八戒之时,八戒却说不如将三人一同许配给自己。并说“我幼年之间,学得个敖战之法,管情一个个服侍得他欢喜。”由此可见,八戒不单善于此道,还能力出众。

16 . 东方朔成仙了,被悟空调侃偷桃子的事情。

第二十六回,悟空四处求医活人参果树的法子的时候,跑到东华帝君那里,结果遇到了东方朔。猴子嘲讽东方朔偷王母桃子的事情,东方朔则拿猴子偷老君金丹反讥。关于东方朔偷桃子是有个典故的:武帝寿辰,殿前一黑鸟从天而降,武帝不知其名。东方朔答:“此为西王母的坐骑‘青鸾’,王母即将前来为帝祝寿。”果然,顷刻间,西王母携七枚仙桃飘然而至。西王母除自留两枚仙桃外,余五枚献与武帝。帝食后欲留核种植。西王母言:“此桃三千年一生实,中原地薄,种之不生。”又指东方朔道:“他曾三次偷食我的仙桃。”此后便有东方偷桃之典故。

17 . 西游一行人明有五人,暗中却有六十三人护卫。

第三十七回,乌鸡国王夜访玄奘的时候说到,“我这一点冤魂,怎敢上你的门来?山门前有那护法诸天、六丁六甲、五方谒谛、四值功曹、一十八位护教伽蓝,紧随鞍马。”这护法诸天是二十四位天神,加上六丁六甲、五方谒谛、四值功曹、十八位护教伽蓝,共计是六十三人。所以

18 . 八戒的钉耙可以犁地但却不能挖掘,挖掘功能全靠嘴巴。

八戒是猪,所以在挖掘东西的时候会不自觉地用嘴来拱。乌鸡国御花园内,八戒用钉耙筑倒井盖上的芭蕉之后,就放下了钉耙,换用嘴巴去拱土挖掘,拱了三四尺深见到一个石板(井盖),然后继续用嘴把石板(井盖)拱开。由此可见,八戒的钉耙虽然有犁地的功能,但是却没有挖掘的功能。

19 . 文殊菩萨的坐骑青狮治国有方,乌鸡国异常富庶。

西游记里,文殊菩萨的青狮出现过两次,一次是在乌鸡国扮作终南山的全真道士淹杀国王取而代之;一次是在狮驼岭与普贤菩萨的白象和金翅大鹏鸟结拜形成吃肉团伙。在乌鸡国的那头青狮奉如来之命,为文殊菩萨报仇,水淹老国王三年,代为治理国家,三年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使得乌鸡国异常富庶。当日乌鸡国太子听说玄奘是东土大唐前去西天取经之时,甚至说大唐是贫穷之地,此间虽有太子孤陋寡闻盲目自大之嫌疑,不过仍然可以看出乌鸡国国力确实强盛。此处也有讽刺唐太宗李世民弑兄代为的成分。

20 . 红孩儿实际年龄超过三百岁。

影视剧中的红孩儿都是小孩扮演,他本人的形象也是儿童,号圣婴大王,很多人误以为他很年幼,其实红孩儿年龄超过三百岁。当日众神曾说,红孩儿是牛魔王与罗刹女的孩子,在火焰山修行了三百年,练成三昧真火,因此红孩儿的实际年龄应当是超过了三百年,但是不超过五百年。因为五百年前悟空与牛魔王等人结拜,而铁扇公主见到孙悟空并不认识,可见铁扇公主当时并未嫁与牛魔王,所以红孩儿年龄上限就是五百岁,下限是三百岁。

21. 铁扇公主是一个得道女仙,牛魔王是入赘玉面公主家。

悟空前去找牛魔王的时候遇到玉面公主(玉面狐狸),因说是芭蕉洞派来找牛魔王的而惹恼玉面公主。玉面公主诬陷铁扇公主与男人有染,牛魔王不信,就说道铁扇公主自幼修持,是一个得道的女仙(地仙),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的。玉面公主便说自己因为父母双亡,听江湖传闻牛魔王是一个好汉,所以才招他入赘,护身养命,并且每年都给铁扇公主家送珠翠金银绫罗绸缎作为回报。

22 . 牛魔王是唯一一个有坐骑的妖魔。

西游记里有各式妖魔,其中不少是坐骑,但是唯有一个非但不是坐骑反而有坐骑,那就是大力牛魔王。牛魔王的坐骑是避水金睛兽,这个坐骑顾名思义就是可以避开水,乘骑之后不用捏避水诀便可入水。此兽虽然没有其他法力,但是却有使人之能,因此悟空欲乘骑还需要变成牛魔王的样子。

23 . 孙悟空的变化有漏洞,变人只能变头脸,变不了身子。

孙悟空虽然有七十二般变化,但是变成飞禽鸟兽花瓶昆虫之类,可以把身子一同滚进去,但是变成人物的话,却只能变得头脸,变不了身子。一身的黄毛,两条红股,一根尾巴是藏不住的。因此在莲花洞悟空变作金角银角大王干娘九尾狐狸的时候,红股会一眼被八戒看穿;在狮驼岭变成小钻风的时候,会被三大王认出。

24 . 西游路上小妖最多的地方是狮驼岭。

西游路上小妖最多的地方是狮驼岭,南岭五千,北岭五千,东路口一万,西路口一万,巡哨的四五千,把门的一万,烧火的无数,打柴的无数,共计四万七八千。而且都是有名字带牌儿有编制的。各部门之间并不串联,各司其职,家法甚严。

25 . 八戒在耳朵眼儿里藏了私房钱。

八戒被狮驼岭白象精抓回去之后,悟空假装阴曹钩司人去吓唬八戒。八戒说自己大师兄和阎王交情好,请求宽限一天,这时候悟空就向八戒索贿。八戒说自己辛辛苦苦零碎攒了五钱的银子,因为不好收拾,就在城里找了铁匠把他们融在一起,结果被铁匠偷了四分,只剩下四钱六分,藏在了左边耳朵眼儿。然后被悟空收去充公了。

26 . 唐僧肉的正确吃法,以及猪八戒的常规吃法。

最早要吃唐僧肉的是寅将军,吃法低级,为吞食。剖腹剜心,剁碎其尸,首级心肝献客,四肢自食,骨肉分与各妖。其次是黄风怪,他提出了新的吃法,或蒸或煮,或煎或炒,先绑在定风柱上三五天,一方面孙悟空等人消停了,图个清静的就餐环境;其次饿一下唐僧,让他身子排空干净一些。然后进一步发展是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他们选择蒸着吃,并使得这种吃法在妖界流行起来,以至于日后的红孩儿、小雷音寺的黄眉大王、盘丝洞蜘蛛精以及狮驼岭三兄弟都选择这种吃法。最后那些更讲究的犀牛精避寒避暑避尘三大王,他们要细切细锉,配着酥合着香油煎着吃。
而猪八戒的吃法就比较常规了,除了和唐僧一起顺道吃,更多地则是选择在水池里洗净了,浸退了毛,破了肚,用盐腌了晒干,天阴下酒。可见妖怪对唐僧的吃法还是较为讲究些。

27 . 净坛使者与金身罗汉都是菩萨。

八戒因为挑担有功,被封为净坛使者;沙僧因为牵马有功,被封为金身罗汉;小白龙因为驮唐僧有功,被封为八部天龙马。而净坛使者、金身罗汉都是菩萨,全名分别是南无净坛使者菩萨、南无八宝金身罗汉菩萨以及南无八部天龙广力菩萨。所以,最终得成正果,唐僧为旃檀功德佛,悟空因为曾经在真假美猴王得到如来的封官许愿为斗战胜佛,其余皆为菩萨。

来源:知乎

白居易: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全诗赏析!

白居易: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全诗赏析!
中秋诗句“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意思是“昨天的风吹过没有人理会,今晚清美的风彩就好象以往的那些年。”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译:   以往八月十五的夜晚,“我”站在曲江的池畔杏园旁边。    今年八...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出自唐代王翰的《凉州词二首·其一》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解 译文  精美的酒杯之中斟满甘醇的葡萄美酒,勇士们正要开怀畅饮,却又被急促的琵琶声...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出自宋代诗人郑思肖的《寒菊》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赏析  宋代人郑思肖的《寒菊》中“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一句则借菊言志,菊花,宁可一直守在枝头,何曾被北风吹落在尘土,这是郑思肖民族气节的写照,也是对他坚毅不屈的歌颂。所表现的就是菊花孤傲、清高、坚持理想和信仰的高尚。便是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诗人自己如菊的情怀。  ...

描写秋天的诗句、描写秋天的诗句大全

描写秋天的诗句、描写秋天的诗句大全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秋夜曲》【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子夜秋歌》【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