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出自东汉人曹操的《观沧海》

  观沧海

  作者: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赏析

  从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方位: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界寥廓,大海的雄壮现象尽收眼底。以下十句描绘,概由此拓宽而来。“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效果,表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壮的特色。

  前四行诗句描绘沧海现象,有动有静,如“秋风萧条,洪波涌起”与“水何澹澹”写的是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与“山岛竦峙”写的是静景。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这是乐府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形象,有点像绘画的粗线条。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屹立的山岛,它们装点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奇特壮丽。这两句写出了大海前景的通常概括,下面再层层深化描绘。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条,洪波涌起。”前二句详细写竦峙的山岛:尽管已到秋风萧条,草木摇落的时节,但岛上树木茂盛,百草丰美,给人诗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绘:定神细看,在秋风萧条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崎岖。这儿,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条苍凉的悲秋意绪。作者面临萧条秋风,极写大海的广阔壮美:在秋风萧条中,大海波澜壮阔,浩淼接天;山岛挺立挺立,草木茂盛,没有一点点凋衰感伤的情调。这种新的境地,新的风格,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胸襟。

  “日月之行,若出其间;星汉绚烂,若出其里。”写出了作者曹操的壮志情怀。前面的描绘,是从海的平面去调查的,这四句则联络廓落无垠的世界,纵意宕开大笔,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转,好像都由大海自在吐纳。诗人在这里描绘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个人的幻想和夸大,展现出一派吞吐世界的雄伟气候,大有“五岳起方寸”的势态。这种“笼盖吞吐气候”是诗人“眼中”景和“胸中”情融合而成的艺术境地。言为心声,若是诗人没有雄伟的政治志向,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勃勃,没有对出路充满信心的达观气量,那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样壮丽的诗境来的。曩昔有人说曹操诗篇“时露霸气”(沈德潜语),指的即是《观沧海》这类着作。“

  “幸乃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也指 出这是乐府唱过的。

描写松树的诗句 清风为我起,洒面若微霜

描写松树的诗句 清风为我起,洒面若微霜
清风为我起,洒面若微霜。 足以送老姿,聊待偃盖张。 我生无根带,配尔亦茫茫。 有情且赋诗,事迹可两忘。 勿矜千载后,惨澹蟠穹苍。 倚空高槛冷无尘,往事闲徵梦欲分。 翠色本宜霜后见,寒声偏向月中闻。 啼猿想带苍山雨,归鹤应和紫府云。 莫向东园竞桃李,春光还是不容君。 皇天后土力,使我向此生。 贵贱不我均,若为天地情。 我家世道德,旨意匡文明。 家集四百卷,独立天地经。 寄言青松姿...

诗经名句“月出皎兮,佼人僚兮。”全诗赏析

诗经名句“月出皎兮,佼人僚兮。”全诗赏析
诗经名句“月出皎兮,佼人僚兮。”出自《诗经·国风·陈风·月出》意思是:月亮出来,如此洁白光明,璀璨佳人,如此美貌动人。 《诗经·国风·陈风·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懮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作品赏析: 译文:          多么皎洁的月光,照见你娇美的脸庞,你娴雅苗条的倩影,牵动我深情的愁肠!  ...

那些意境绝美的古诗词

那些意境绝美的古诗词
一水一山,一雾一霜,一杯酒,一盏孤灯,一陋室,对一个心中有无暇美好愿景的人,何陋之有。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在闹市,在雾霾,无论喜与悲,爱与恨,情愁思绪万千,还得精神抖擞的生活。喧闹中无法静,那就品一杯咖啡或一杯茶,细细品味古人的内心和我们的内心是否一致。 虞美人(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楼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