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关于冬天景色的诗句、描写冬天的诗句

●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
咽:泉水因冰冻而流动不畅,因以呜咽来形容。吟:歌吟。
唐?刘驾《苦寒吟》:“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玉龙:形容飞雪。败鳞残甲:形容雪片乱舞如鳞甲之片纷纷坠落。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四引《西清诗话》载张元作《雪》诗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元?黄庚《雪》玉:喻白雪。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清?洪升《雪望》

●雨雪瀌瀌,见晛曰消 《诗经?小雅?角弓》
瀌瀌:雪盛的样子;一说犹“飘飘”。晛;太阳的热气。曰:语助词,无实义。

●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凄凄:寒凉。翳翳:阴暗。希:少。在目:眼睛所见。皓:白。
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南朝宋?谢灵运《岁暮》
朔风:北风。劲:猛烈。哀:凄厉。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牖:窗户。风惊竹:风中带雪,打在竹上,发出沙沙的响声。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庭霰:落在庭院里的雪花。

●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唐?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唐?李白《冬日归旧山》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唐?李白《北风行》
轩辕台:相传为黄帝擒蚩尤之处。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唐?杜甫《对雪》
回风:回旋的风。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指直:手指僵直。

●云晴鸥更舞,风逆雁无行 唐?杜甫《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
无行:不成行列。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唐?杜甫《公安县怀古》

●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
唐?韩翃《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使君》(一作张继诗)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描写秋季景色的诗句、有关秋天景色的诗句

描写秋季景色的诗句、有关秋天景色的诗句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关。眺:远望。平楚:平野。苍然:草木茂盛的样子。两句写初秋之景。 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亭皋:水边平地。木叶:树叶。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树叶落下。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玉门: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两...

不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下人

不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下人
不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下人。   [译文]   我不能为五斗米的俸禄而弯腰祈求,我宁愿以恭敬、谨慎的态度来侍奉乡里的邻人。   [出典]   唐房玄龄《晋书陶潜传》   注:   1.释义 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利禄所动。   2. “不为五斗米折腰”这则成语的意思是用来比喻有骨气、清高。 ...

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出自北宋诗人张先的《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赏析  此词题为“乙卯吴兴寒食”,既是一幅寒食节日的风俗画,又是一曲耄耋者恬静的夕阳颂。词的上片极写节日的欢乐,下片写欢乐后的幽静。上片从一旁观老翁的眼中写出热闹景象,热闹的景象中仍含有宁静的心情;...

描写月的诗句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描写月的诗句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月皎疑非夜,林疏似更秋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唐?李白 月色醉远客,山花开欲燃 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今人不见古时...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