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毛泽东: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毛泽东名句“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出自《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jīng)旗奋,是人寰(huán)。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赏析: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并沿着这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1965年5月,毛泽东又重上井冈山。阔别三十八年,他感慨良多,诗兴大发,写下这首词。

  上阕起句“久有凌云志”,劈空而下,声势不凡。“凌云”既是形容山势之高,也昭示了词人志向的远大,这“凌云志”,就是当年初上井冈山,开创革命根据地之“志”,也是今天重上井冈山,开拓新征程之志。一个“久”字,连接今昔,指向未来。“重上”二字,显然是以井冈山的过去和现在作为审美背景的。“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前句真挚地表达了对井冈山和老区人民的情意,“千里”写行程之远,“故地”写梦魂所系,“寻”写感情之殷。后句点出解放后的井冈山,变得如此壮美。这里的“变”字,连接了过去,突出了现在,回应了“久有”和“重上”。在描述“新颜”时,词人摄取了几个典型的镜头:莺歌燕舞、潺潺流水、高入云端的公路。这里,视觉和听觉融为一体。“高路入云端”,既赞美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也说明井冈山之高峻。此时,词人的情绪格外轻松愉快,对未来充满信心。“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进一步体现了词人的豪壮情怀。黄洋界是井冈山五大哨口之一,最为险要。词人登上黄洋界,想起当年黄洋界保卫战,对未来信心更足。“不须看”表现了对困难的蔑视,也表现了对前途的自信与乐观。

   下阕即转入作者对现实的感奋。“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词人由过去的战斗生涯,自然地想到了眼前的世界形势。连续三个三字句,奏出了充满阳刚之气的时代强音,揭示了革命可以改变一切的客观真理。接下去的“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两句,饱含丰富的历史与感情的内涵。词人两次上井冈山,时间跨度达三十八年之久!这三十八年,从个人以及中国革命的历史看,该是多么的漫长啊!但从宇宙的历史看,从时间无限的角度看,它又仅仅是一瞬间。从这两句,可以看到毛泽东对宇宙和历史的俯视感,从而窥见其博大的情怀。继而“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三句,则充满了理想主义色彩,进一步衬托出了词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豪迈气概。作为一代伟人,毛泽东面对困难镇定自若,“谈笑凯歌还”形象地显现了他的气度与风采。最后二句“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从俗语化出。词人由登黄洋界以及对革命斗争历史的回顾,升华出这样饱含着深刻哲理的词句,既是作者重上井冈山的最大感受,也是此词的核心的思想情感。

   这首词作者采用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方法。它以登井冈山为题材,在忆旧颂新中将崇高的理想和伟大的实践精神相结合,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溶于一炉,既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具有高度的概括力,又不乏明快活泼、生动细致的景物描写,慷慨激昂,与诗人一贯的乐观主义和浪漫主义一脉相承。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出自唐代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在荆门之外的西蜀沿江东下,我来到那古时楚国之地游历...

描写春天景色的诗句、和春天有关的诗句

描写春天景色的诗句、和春天有关的诗句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宋·王安石《春夜》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唐·杜甫《登楼》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唐王驾《春晴》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
出自宋代舒亶的《虞美人·寄公度》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夏天已过,荷花凋落。寥廓的天空与浩瀚的江水相连...

关于思念的诗句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关于思念的诗句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 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 还君明珠双泪...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