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自清代项鸿祚的《清平乐·池上纳凉》
水天清话,院静人销夏。蜡炬风摇帘不下,竹影半墙如画。醉来扶上桃笙,熟罗扇子凉轻。一霎荷塘过雨,明朝便是秋声。
参考翻译
注释
①清话:清新美好。②桃笙:指竹席。据说四川闽中万山中,有桃笙竹,节高而皮软,杀其青可做簟,暑月寝之无汗,故人称簟为桃笙。▼
参考赏析
赏析
此词写夏夜在庭院荷塘边乘凉的情景。上片写夜的宁静清幽,下片刻画乘凉时的心情。夏末...
出自唐代诗人韩愈的《悼李花》
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拏。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日光赤色照未好,明月暂入都交加。
夜领张彻投卢仝,乘云共至玉皇家。
长姬香御四罗列,缟裙练帨无等差。
静濯明妆有所奉,顾我未肯置齿牙。
清寒莹骨肝胆醒,一生思虑无由邪。
赏析
李,蔷薇科,落叶小乔木,高约3-5米。叶长椭圆形至椭圆状倒卵形,边缘有锯齿。枝干如桃,叶绿而茂,花小而繁,三四月间花先于叶而开或花叶同发。李与桃、杏、梅一样,是我国最古老的栽培花木并结果实,其历史大约已有三千多年。李花色洁白素雅,犹如满树香雪,自古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与桃花并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