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出自晚唐诗人杜牧的《叹花》

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赏析
  这首还有另外一个版本,又题作《怅诗》,文亦有不同:“自恨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未开时。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阴子满枝。”(《全唐诗》卷五二四)
  关于此诗,有一个传说故事:杜牧游湖州,识一民间女子,年十余岁。杜牧与其母相约过十年来娶,后十四年,杜牧始出为湖州刺史,女子已嫁人三年,生二子。杜牧感叹其事,故作此诗。这个传说不一定可靠,但此诗以叹花来寄托男女之情,是大致可以肯定的。它表现的是诗人在浪漫生活不如意时的一种惆怅懊丧之情。
  全诗围绕“叹”字着笔。前两句是自叹自解,抒写自己寻春赏花去迟了,以至于春尽花谢,错失了美好的时机。首句的“春”犹下句的“芳”,指花。而开头一个“自”字富有感情色彩,把诗人那种自怨自艾,懊悔莫及的心情充分表达出来了。第二句写自解,表示对春暮花谢不用惆怅,也不必怨嗟。诗人明明在惆怅怨嗟,却偏说“不须惆怅”,明明是痛惜懊丧已极,却偏要自宽自慰,这在写法上是腾挪跌宕,在语意上是翻进一层,越发显出诗人惆怅失意之深,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懊恼至极的情绪。
  后两句写自然界的风风雨雨使鲜花凋零,红芳褪尽,绿叶成阴,结子满枝,果实累累,春天已经过去了。似乎只是纯客观地写花树的自然变化,其实蕴含着诗人深深惋惜的感情。
  此诗主要用“比”的手法。通篇叙事赋物,即以比情抒怀,用自然界的花开花谢,绿树成阴子满枝,暗喻少女的妙龄已过,结婚生子。但这种比喻不是直露、生硬的,而是若即若离,婉曲含蓄的,即使不知道与此诗有关的故事,只把它当作别无寄托的咏物诗,也是出色的。隐喻手法的成功运用,又使此诗显得构思新颖巧妙,语意深曲蕴藉,耐人寻味。

一些描写鸟的诗句 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

一些描写鸟的诗句 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
春色淡远,唯听鸟雀调嗽,无人来往,独有柴门而已。 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 蝉燥村愈静,鸟鸣山更悠。 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鸟啼 昨宵庭处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呜咽一声犹未了,落花满地鸟惊飞。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开...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出自唐代温庭筠的《望江南·梳洗罢》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苹 通:蘋)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梳洗完毕,独自一人登上望江楼,倚靠着楼柱凝望着滔滔江面。上千艘船过去了,所盼望的人都没有出现。太阳...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赠卫八处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乃未已,儿女罗酒浆。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赏析  这首大概是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春天,杜甫...

关于思念的经典诗句 泪纵能乾终有迹,语多难寄反无词

关于思念的经典诗句 泪纵能乾终有迹,语多难寄反无词
  妾似胥山长在眼,郎如石佛本无心。朱彝尊《鸳鸯湖棹歌》 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韦庄《女冠子二首其一》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佚名《涉江采芙蓉》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秦观《八六子》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晏几道《鹧鸪天三首其一》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晏殊《玉楼春》 唯将终夜长开眼,报...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