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出自唐代李商隐的《咏史二首·其二》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熏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参考翻译

译文

纵览历史,凡是贤明的国家,成功源于勤俭,衰败起于奢华。为什么非要琥珀才能作枕头,为什么镶有珍珠才是好坐车?想要远行,却没遇见千里马,力单势孤,难以拔动蜀山的猛蛇。有几人曾经亲耳听过舜帝的《南风歌》?天长地久,只有在苍梧对着翠绿的华盖哭泣份儿。▼

参考赏析

赏析

李商隐以其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艺术上的创新精神,创作了占他全部诗篇七分之一强的史诗,它们扩展了传统咏史诗的涵义,丰富了咏史诗的题材,探索了咏史诗新的手法,将其独特的思想性艺术性臻于和谐统—,在咏史诗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他的咏史诗不仅咏古况今,充分反映了他进步的历史观,而且借古讽今,含蓄地表达了▼

作者介绍

李商隐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出自中唐诗人刘禹锡的《秋风引》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赏析  刘禹锡曾在偏远的南方过了一个长时期的贬谪生活;这首作于贬所,因秋风起、雁南飞而触动了孤客之心。诗的内容,其实就是江淹《休上人怨别》诗开头两句所说的“西北秋风至,楚客心悠哉”;但诗人没有在客心上多费笔墨,而在秋风上驰骋诗亿。   诗以“秋风”为题;首句“何处秋风至”,就题发问,摇曳生姿,而通过这...

关于描写月亮的诗句、李白描写月亮的诗句

关于描写月亮的诗句、李白描写月亮的诗句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杜甫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 ◆一弹流水一弹月,半入江风半入云。 对联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刘方平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 ◆庭下如积...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赏析  的前半描写“旅夜”的情景。第一、二句写近景:微风吹拂着江岸上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独地停泊着。当时杜甫离成都是迫于无奈。765年的正月,他辞去节度使参谋职务,四月,在成都赖以存身的好友严武死去。处此凄孤无依之境,便决意离蜀东下。因此,...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滑稽列传》   孔子曰:“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义。”太史公曰:“天道恢恢,岂不大哉!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   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