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

出自宋代张昪的《离亭燕·一带江山如画》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翠色冷光相射。蓼岸荻花中,隐映竹篱茅舍。
天际客帆高挂。门外酒旗低迓。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危栏,红日无言西下。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金陵风光美丽如画,秋色明净清爽。碧天与秋水一色,何处是尽头呢?雨后晴朗的天色与秋水闪烁的冷光相辉映。蓼草荻花丛生的小岛上,隐约可见几间竹篱环绕的草舍。江水尽头客船上的帆仿佛高挂在云端,烟雾笼罩的岸边,有低垂的酒旗。那些六朝兴盛和衰亡的往事,如今已成为渔民、樵夫闲谈的话题。在高楼上独自遥望,倍感苍▼

参考赏析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兼怀古的词,在宋怀古词中是创作时期较早的一首。词的上片描绘金陵一带的山水,雨过天晴的秋色里显得分外明净而爽朗;下片通过怀古,寄托了词人对六朝兴亡盛衰的感慨。这首词语朴而情厚,有别于婉约派词的深沉感慨。全词层层抒写,勾勒甚密,语卜而情夺取,有别于婉约派的词风。开头一句“一带江山如画”,先对▼

创作背景

根据北宋范公偁《过庭录》所载,这首词是张昪(一作张升)退居江南后所作。张昪在退居以前,经历了宋真宗、仁宗两代,退居江南时期,又经历了宋英宗、神宗两朝,北宋帝国由盛到衰,积贫积弱的形势越来越严重。这首词包含着作者对国势的关切。▼

作者介绍

张昪 张昪 张昪(992─1077)字杲卿,韩城(今属陕西)人。南宋初人,作者经历宋由盛到衰的时代。此词为作者退居期间所作。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官至御史中丞、参知政事兼枢密使,以太子太师致仕。熙宁十年卒,年八十六,谥康节。...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 | https://mj.facekun.com/6655.html

关于月的诗句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关于月的诗句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赏牡丹》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赏析  中一个"赏"字,总揽全局,直贯通篇,意境全出.   诗中"真国色"三字,力重干钧,掷地有声,牡丹与芍药,荷花相比,雍容华贵,艳压群芳,才产生"动京城"的效应,神韵毕现.   通过写芍药的妖无格和荷花的净少情,和牡丹进行对比,以烘托牡丹之美.   拟人:"妖无格&quo...

有关月的诗句、关于月亮的诗句、描写月的诗句

有关月的诗句、关于月亮的诗句、描写月的诗句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唐?张若虚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王维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唐?李白 月色醉远客,山花开欲燃 唐?李白 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 唐?李白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 斫(zhuó)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三五明月...

毛泽东: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毛泽东: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毛泽东名句“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出自《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jīng)旗奋,是人寰(huán)。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赏析: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秋收...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