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出自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九月九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注释⑴九月九日:即重阳节。古以九为阳数,故曰重阳。忆:想念。山东:王维迁居于蒲县(今山西永济县),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所以称山东。⑵异乡:他乡、外乡。 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参考赏析

赏析

王维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八。下面是唐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刘学锴先生对此诗的赏析。王维是一位早熟的作家,少年时期就创作了不少优秀的诗篇。这首诗就是他十七岁时的作品。和他后来那些富于画意、构图设色非常讲究的山水诗不同,这首抒情小诗写得非常朴素。但千百年来,人们在作客他乡的▼

创作背景

此诗原注:“时年十七。”说明这是王维十七时的作品。王维当时独自一人漂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他是蒲州(今山西永济)人,蒲州在华山东面,所以称故乡的兄弟为山东兄弟。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中国有些地方有登高的习俗。《太平御览》卷三十二引《风土记》云:“俗于此日,以茱萸气烈成熟,尚此日,折萸房以插头,言辟热气而御▼

作者介绍

王维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出自宋代张先的《千秋岁·数声鶗鴂》 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惜春更把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永丰柳,无人尽日花飞雪。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窗未白凝残月。(凝残月 一作:孤灯灭) ...

“我姑酌彼兕觥,唯以不永伤”全诗出处作者及翻译赏析

“我姑酌彼兕觥,唯以不永伤”全诗出处作者及翻译赏析
    《诗经·周南·卷耳》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诗经名句“我姑酌彼兕觥,唯以不永伤。”出自《...

李白”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全诗赏析

李白”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全诗赏析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行路难》其二 行路难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    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篲折节无嫌猜。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    行路难,归去来! 赏析:          “大...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出自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   村居   作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赏析   《村居》描绘出了一幅春天孩子们在村旁的芳草地上放风筝的图像,是一幅天然景象和活动着的人物交融在一同的、充满活力、春意盎然的乡村日子图像。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柳树拂堤,孩童们兴味盎然地放风筝。有景有人有事,充...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