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临江仙·寒柳》

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
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湔裙梦断续应难。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柳絮杨花随风飘到哪里去了呢?原来世被厚厚的冰雪摧残了。五更时分夜阑风寒,这株柳树也显得凄冷萧疏。皎洁的明月五私普照,不论柳树是繁茂还是萧疏,都一般关怀。最是在繁茂的柳丝摇落的时候,我更免不了回忆起当年的那个女子。梦里又见当年和她幽会的情景,但是好梦易断,断梦难续。遂将愁思寄给西风,可是,再强劲的▼

参考赏析

鉴赏

这是一首咏物词,咏的是寒柳。“飞絮飞花何处是”,咏柳咏柳,开门见山:柳絮呀,随风飘到哪里去了呢?花儿呀,随风飘到哪里去了呢?——咦,说柳絮自然应该,毕竟是咏柳,可这个”花儿”是从哪里出来的呢?谁见过柳树开花呢?明明是咏柳,怎么突然出来个扬花呢?正确的答案是:杨花和柳絮其实都是一回事,都是柳树上飘飞的▼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 https://mj.facekun.com/6202.html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出自盛唐诗人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赏析  是感伤世态炎凉的。李龟年是唐玄宗初年的著名歌手,常在贵族豪门歌唱。杜甫少年时才华卓著,常出入于岐王李隆范和中书监崔涤的门庭,得以欣赏李龟年的歌唱艺术。诗的开首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后两句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仅仅四句却...

人,贵在大气

人,贵在大气
因为这些言语改变不了事实, 却可能搅乱你的心。 心如果乱了,一切就都乱了; 理解你的人,不需要解释; 不理解你的人,不用你解释。 因为日久不一定生情,但一定见人心。 人贵在大气,要学会对自己说。 并请相信,真正懂你的人, 绝不会因为那些有的、没有的而否定你。 大气是一个人的气质或气度; 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外观表现; 是一个人综合素质对外散发的一种无形的力量。 大气不是从小生来的, 而...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出自宋代秦观的《八六子·倚危亭》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怎奈向、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翠绡香减,那堪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 ...

形容感情的诗句 睫毛下的伤城路过了谁的风景谁的心

形容感情的诗句 睫毛下的伤城路过了谁的风景谁的心
繁杂的经历在眼角镌刻深深的纹、我转身雕下一朵花。 我徒手唱歌、你弹奏的肖邦、却盲了我的眼。 我流浪了那么久、还不想回家、因为你不在家、我便永远没有家。 那些纠缠到深夜里的流言蜚语我不怕让你听到、也不怕让全世界听到。我是怕你听到了、并相信。 只要心中有景、何处不是花香满径。 那些上演着繁华不肯谢幕的年华里开出一朵地老天荒的花。 来生我再来典当、来世我再来与你歃血为盟。 爱你、给你我生...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