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出自唐代李白的《清平调·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云霞是她的衣裳,花儿是她的颜容;春风吹拂栏杆,露珠润泽花色更浓。如此天姿国色,若不见于群玉山头,那一定只有在瑶台月下,才能相逢!注释①清平调:一种歌的曲调,“平调、清调、瑟调”皆周房中之遗声。②槛:有格子的门窗。③华:通花。④群玉山:神话中的仙山,传说是西王母住的地方。⑤会:应。⑥瑶台:传说中仙▼

译文二

你的容貌服饰是如此美艳动人,以至连白云和牡丹也要来为你妆扮,春风骀荡,轻拂栏杆,美丽的牡丹花在晶莹的露水中显得更加艳冶,你的美真像仙女一样,如果不是在仙境群玉山见到你,那么也只有在西王母的瑶台才能欣赏你的容颜。▼

参考赏析

写作背景

清平调共三首,是李白在长安为翰林时所作。有一次,唐明皇与杨贵妃在沉香亭观赏牡丹,因命李白作新乐章,李白奉旨作了这三章。▼

赏析

此诗想像巧妙,信手拈来,不露造作之痕。诗中语语浓艳,字字流葩,读这首诗,如觉春风满纸,花光满眼,人面迷离,无须刻画,自然使人觉得这是牡丹,是美人玉色,而不是别的。第一首,以牡丹花比贵妃的美艳。首句以云霞比衣服,以花比容貌;二句写花受春风露华润泽,犹如妃子受君王宠幸;三句以仙女比贵妃;四句以嫦娥比贵妃▼

赏析二

“云想衣裳花想容”起句以重字出现,这在绝句诗虽不常见,但它却是写作七言诗的一种值得效仿的手法,而且也由此更见出诗人举重若轻的笔力。加以“互文见义的手法在该句子里的运用,更是见出诗人从侧面烘托美妇人杨玉环的技巧和功力,从而也难怪文学素养均为极高的唐玄宗和杨贵妃对此都很为欣赏。宋人乐史《太真外传》就记载▼

作者介绍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赞美春天景色的诗句、描写春天的诗句

赞美春天景色的诗句、描写春天的诗句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唐.杜甫.《春望》)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贺知章.《咏柳》)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唐.杜甫.《春夜喜雨》) ●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

那些可以正着读、倒着读的诗词

那些可以正着读、倒着读的诗词
“空花落尽酒倾漾,日上山融雪涨江。红焙浅瓯新火活,龙团小辗斗晴窗。”东坡居士的这首诗,大家可还记得?虽是游戏之作,却深见遣词功力,正读倒读皆成章句。回文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独特体裁,给人绵延无尽的美感。一起来领悟汉字魅力吧!

王维: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

王维: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
诗词名句“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洛阳女儿行》 洛阳女儿行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    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鲙鲤鱼。    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    罗帷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    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    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    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    戏罢曾无理曲时,...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