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出自唐代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 / 春夜洛阳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是谁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发出悠扬的笛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就在今夜的曲中,听到故乡的《折杨柳》,哪个人的思乡之情不会因此而油然而生呢? 注释①洛城:今河南洛阳。②玉笛:精美的笛子。玉:指玉石。③暗飞声:声音不知从何处传来。声:声音。④春风:指春天的风,比喻恩泽,融和的气氛等引申涵义⑤闻:▼

参考赏析

鉴赏一

这首诗写乡思,题作《春夜洛城闻笛》,明示诗因闻笛声而感发。题中“洛城”表明是客居,“春夜”点出季节及具体时间。起句即从笛声落笔。已经是深夜,诗人难于成寐,忽而传来几缕断续的笛声。这笛声立刻触动诗人的羁旅情怀。诗人不说闻笛,而说笛声“暗飞”,变客体为主体。“暗”字为一句关键。注家多忽略这个字。已故沈祖▼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736年(开元二十三年)李白游洛阳时所作(当时李白客居洛城,即今天的河南洛阳。在唐代,洛阳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称东都)。描写在夜深人静之时,听到笛声而引发思乡之情。王尧衢《唐诗合解》:“忽然闻笛,不知吹自谁家。因是夜闻,声在暗中飞也。笛声以风声而吹散,风声以笛声而远扬,于是洛春夜遍闻风声,即▼

鉴赏二

开元二十三年(735),李白客东都(洛阳)。《春夜洛城闻笛》一诗,当即这次客东都有感而作。这首诗写乡思,题作《春夜洛城闻笛》,明示诗因闻笛声而感发。题中"洛城"表明是客居,"春夜"点出季节及具体时间。起句即从笛声落笔。已经是深夜,诗人难于成寐,忽而传来几缕断续▼

作者介绍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爱情诗:古代情诗经典情诗(一)

爱情诗:古代情诗经典情诗(一)
七夕(五代·后唐)杨璞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七夕(唐)权德舆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七夕(唐)徐凝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鹊桥仙(宋)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

关于春季的诗句 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

关于春季的诗句 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
一夜好风吹,新花一万枝.唐·令狐楚《春游曲三首》 落花满春光,疏柳映新塘。 唐·储光羲《答王十三维》 野渡花争发,春塘水乱流.唐·李嘉佑《送王牧往吉州谒王使君叔》 风弱知催柳,林青觉待花.唐·卢僎《岁晚还交台望城阙成口号先赠交亲》 南园桃李花落尽,春风寂寞摇空枝.唐·杨凌《句》 弱柳千条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丝.唐·温庭范《题望苑驿》 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 ...

赞美春天景色的诗句、描写赞美春天的诗句

赞美春天景色的诗句、描写赞美春天的诗句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唐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阳和:春天的和暖之气。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汀:水岸平地。 唐 戴叔伦《苏溪亭》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半;多数。未匀:参差不齐。唐 杨巨源《城东早春》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唐 张籍《春别曲》 ◆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此是清明时节的景色描写。 唐 李山...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出自魏晋陶渊明的《移居二首》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从前想移居住到南村来,不是为了...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