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出自宋代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橱 通:厨)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人比 一作:人似;销 通:消)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薄雾弥漫,云层浓密,日子过得愁烦,龙涎香在金兽香炉中缭袅。又到了重阳佳节,卧在玉枕纱帐中,半夜的凉气刚将全身浸透。在东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莫要说清秋不让人伤神,西风卷起珠帘,帘内的人儿比那黄花更加消瘦。注释云:《古今词统》等作“雰”,《全芳备祖》作:“阴”。永昼:漫长的▼

参考赏析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传说李清照将此词寄给赵明诚后,惹得明诚比试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眼,作词数阕,然终未胜过清照的这首《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这一天从早到晚,天空都是布满着“薄雾浓云”,这种阴沉沉的天气最使人感到愁闷难捱。外面天气不佳,只好待在屋里。永昼,一般用▼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李清照前期的怀人之作。公元1101年(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十八岁的李清照嫁给太学生赵明诚,婚后不久,丈夫便“负笈远游”,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公元1103年(崇宁二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

作者介绍

李清照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出自宋代朱熹的《劝学诗 / 偶成》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一作:少年易老学难成)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获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出自唐代李商隐的《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韵译昨夜星...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出自宋代诗人秦观的《纳凉》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赏析  这句连用“携”、“来”、“追”三个动词,把人携杖出户后的动作,分出层次加以表现。其中“追”字更是曲折、含蓄地传达出诗人追寻理想中的纳凉胜处的内在感情,实自杜甫《羌村》“忆昔好追凉”句点化而成。这样,诗人急于从火海中解脱出来的情怀,通过一系列动作,就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   次句具体指出...

描写冬天的诗句、关于写冬天的诗句

描写冬天的诗句、关于写冬天的诗句
  ◆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 咽:泉水因冰冻而流动不畅,因以呜咽来形容。吟:歌吟。 唐·刘驾《苦寒吟》:“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玉龙:形容飞雪。败鳞残甲:形容雪片乱舞如鳞甲之片纷纷坠落。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四引《西清诗话》载张元作《雪》诗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玉:喻白...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