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出自唐代元稹的《离思五首·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曾经到临过沧海,别处的水就不足为顾;若除了巫山,别处的云便不称其为云。仓促地由花丛中走过,懒得回头顾盼;这缘由,一半是因为修道人的清心寡欲,一半是因为曾经拥有过的你。注释①曾经:曾经到临。经:经临,经过。②难为:这里指“不足为顾”“不值得一观”的意思。③除却:除了,离开。这句...

参考赏析

鉴赏一

首二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是从《孟子·尽心》篇“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变化而来的。两处用比相近,但《孟子》是明喻,以“观于海”比喻“游于圣人之门”,喻意显明;而这两句则是暗喻,喻意并不明显。沧海无比深广,因而使别处的水相形见绌。巫山有朝云...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赏析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句话的意思:经历过无比深广的沧海的人,别处的水再难以吸引他;除了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别处的云都黯然失色。以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隐喻爱情之深广笃厚,见过大海、巫山,别处的水和云就难以看上眼了,除了诗人所念、钟爱的女子,再也没有能使我动情的女子了。...

鉴赏二

这首诗最突出的特色,就是采用巧比曲喻的手法,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主人公对已经失去的心上人的深深恋情。它接连用水、用云、用花比人,写得曲折委婉,含而不露,意境深远,耐人寻味。全诗仅四句,即有三句采用比喻手法。一、二两句,破空而来,暗喻手法绝高,几乎令人捉摸不到作者笔意所在。“曾经沧海难...

作者介绍

元稹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赏析  采用抒情──描写──抒情的方式,以一种舒展唱叹的语调,表达诗人的敬慕之情。   李白的律诗,不屑为格律所拘束,而是追求古体的自然流走之势,直抒胸臆,透出一股飘逸之气。前人称“太白于律,犹为古诗之遗,情深而词显,又出乎自然,要其旨趣所归,开郁宣滞,...

描写长江的诗句、有关于长江的诗句

描写长江的诗句、有关于长江的诗句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刘禹锡·唐《浪淘沙》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欲寄两行迎尔泪,长江不肯向西流。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

毛泽东: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全诗赏析

毛泽东: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全诗赏析
毛泽东名句“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出自《菩萨蛮·大柏地》 菩萨蛮·大柏地 赤橙黄绿青蓝紫,    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    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    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    今朝更好看。 作品赏析:       一九二九年初,湘赣两省军阀何键、鲁涤平联手第三次”会剿“井冈山。一月十四日,毛泽东率红军主力下山,意图将敌军引离井冈山。离山...

有关清明节的诗句、描写清明节的诗句

有关清明节的诗句、描写清明节的诗句
◆《清江引 清明日出游》(明)王磐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清明日忆诸弟       朝代:唐朝      作者: 韦应物 ◆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 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 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长安清明     朝代:唐朝    ...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