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出自唐代元稹的《离思五首·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曾经到临过沧海,别处的水就不足为顾;若除了巫山,别处的云便不称其为云。仓促地由花丛中走过,懒得回头顾盼;这缘由,一半是因为修道人的清心寡欲,一半是因为曾经拥有过的你。注释①曾经:曾经到临。经:经临,经过。②难为:这里指“不足为顾”“不值得一观”的意思。③除却:除了,离开。这句...

参考赏析

鉴赏一

首二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是从《孟子·尽心》篇“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变化而来的。两处用比相近,但《孟子》是明喻,以“观于海”比喻“游于圣人之门”,喻意显明;而这两句则是暗喻,喻意并不明显。沧海无比深广,因而使别处的水相形见绌。巫山有朝云...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赏析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句话的意思:经历过无比深广的沧海的人,别处的水再难以吸引他;除了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别处的云都黯然失色。以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隐喻爱情之深广笃厚,见过大海、巫山,别处的水和云就难以看上眼了,除了诗人所念、钟爱的女子,再也没有能使我动情的女子了。...

鉴赏二

这首诗最突出的特色,就是采用巧比曲喻的手法,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主人公对已经失去的心上人的深深恋情。它接连用水、用云、用花比人,写得曲折委婉,含而不露,意境深远,耐人寻味。全诗仅四句,即有三句采用比喻手法。一、二两句,破空而来,暗喻手法绝高,几乎令人捉摸不到作者笔意所在。“曾经沧海难...

作者介绍

元稹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
出自南宋诗人范成大的《春日田园杂兴·其二》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过过墙来。 赏析  本篇是“春日田园杂兴十二绝”中的一绝。作者以自己的住宅为基点,将笔墨拓展开去,含蓄而又生动地传达出春回大地、绿满人间的信息。 一、二句先以简洁明快的线条,勾勒出悄然来临的春天的轮廓。“土膏欲动”,是说随着土地的解冻,地气已经回苏。着以“欲动”二字,不仅将静态的显影转化...

关于含雪的诗句、有关于雪的诗句

关于含雪的诗句、有关于雪的诗句
  ◆独出门前望野田, 月明荞麦花如雪。 (白居易《村夜》) ◆坐对韦编灯动壁, 高歌夜半雪压庐。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卢纶《塞下曲》)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雪, 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 唐?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 肃杀:严酷萧瑟的样子。 ◆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

描写秋天的诗句、关于秋天景色的诗句

描写秋天的诗句、关于秋天景色的诗句
□ 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 老树呈秋色,空池浸月华  □ 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 □ 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 □ 夜半酒醒人不觉,满池荷叶动秋风   □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 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 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 □ 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 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 □ 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 □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 翟塘峡口...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