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出自唐代元稹的《离思五首·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曾经到临过沧海,别处的水就不足为顾;若除了巫山,别处的云便不称其为云。仓促地由花丛中走过,懒得回头顾盼;这缘由,一半是因为修道人的清心寡欲,一半是因为曾经拥有过的你。注释①曾经:曾经到临。经:经临,经过。②难为:这里指“不足为顾”“不值得一观”的意思。③除却:除了,离开。这句...

参考赏析

鉴赏一

首二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是从《孟子·尽心》篇“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变化而来的。两处用比相近,但《孟子》是明喻,以“观于海”比喻“游于圣人之门”,喻意显明;而这两句则是暗喻,喻意并不明显。沧海无比深广,因而使别处的水相形见绌。巫山有朝云...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赏析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句话的意思:经历过无比深广的沧海的人,别处的水再难以吸引他;除了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别处的云都黯然失色。以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隐喻爱情之深广笃厚,见过大海、巫山,别处的水和云就难以看上眼了,除了诗人所念、钟爱的女子,再也没有能使我动情的女子了。...

鉴赏二

这首诗最突出的特色,就是采用巧比曲喻的手法,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主人公对已经失去的心上人的深深恋情。它接连用水、用云、用花比人,写得曲折委婉,含而不露,意境深远,耐人寻味。全诗仅四句,即有三句采用比喻手法。一、二两句,破空而来,暗喻手法绝高,几乎令人捉摸不到作者笔意所在。“曾经沧海难...

作者介绍

元稹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赞美老师的诗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赞美老师的诗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  为学莫重于尊师。 谭嗣同  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吕不韦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关汉卿  务学不如务求师。 杨雄  圣人无常师。 韩愈  经师易遇,人师难遇。司马光  举世不师...

应酬都不暇,一岭是梅花。

应酬都不暇,一岭是梅花。
出自宋代诗人张道洽的《岭梅》 到处皆境,随时有物华。应酬都不暇,一岭是梅花。 赏析  梅花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喜爱。祖国各地历来有规模不等、各有千秋的梅花会、梅展,供人观赏。宋代大诗人陆游一次到四川的成都花会赏梅便吟出了“当年走马锦西城,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的诗句。南宋诗人张道洽《岭梅》诗中写道:“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应酬都不暇,一岭是梅花。”岭梅...

关于描写月亮的诗句、现代描写月亮的诗句

关于描写月亮的诗句、现代描写月亮的诗句
◆《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采桑子》【宋】吕本中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出自唐代李商隐的《暮秋独游曲江》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荷叶初生时,春恨已生。荷叶枯时,秋恨又成。深深知道,只要身在人世,情意地久天...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