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出自南宋人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

  四时田园杂兴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乡村夏天日子中的一个场景。

  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日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田里禾苗需求除草了。这是男大家干的活。“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日干完另外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这句直接写劳作局面。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潜移默化,喜欢劳作,所以“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旺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这是乡村中常见的表象,却颇有特征。结句体现了乡村孩童的单纯情味。

  诗人用新鲜的笔调,对乡村初夏时的严重劳作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绘,读来意趣横生。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出自唐代诗人韩愈的《晚春》   晚春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赏析:   这儿,好像仅仅用拟人化的方法描绘了晚春的繁丽风景,其实,它还寄寓着大家大概乘时而进,抓住机遇去发明有价值的东西这一层意思。但这儿值得一提的是,榆荚杨花虽缺少草木的“才情”,但不因此藏拙,而为晚春增加...

“忽闻水上琵琶声”下句及全诗赏析、作者出处

“忽闻水上琵琶声”下句及全诗赏析、作者出处
忽闻水上琵琶声的下句是“主人忘归客不发”,整句: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诗句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 元和十年,余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

描写思念诗句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描写思念诗句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杨柳枝》 忍把千金酬一笑?毕竟相思,不似相逢好。邵瑞彭《蝶恋花》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晏殊《玉楼春》 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冯小青《怨》 锺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 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难寻。朱彝尊《高阳台》 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横塘路》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

形容生活充实的诗句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形容生活充实的诗句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邯郸驿里逢冬至,报膝灯前影伴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