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出自南宋人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

  四时田园杂兴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乡村夏天日子中的一个场景。

  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日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田里禾苗需求除草了。这是男大家干的活。“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日干完另外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这句直接写劳作局面。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潜移默化,喜欢劳作,所以“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旺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这是乡村中常见的表象,却颇有特征。结句体现了乡村孩童的单纯情味。

  诗人用新鲜的笔调,对乡村初夏时的严重劳作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绘,读来意趣横生。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出自唐代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眉妆漫染,叠盖了部分额黄,鬓边发丝飘过。洁白的香腮似雪,懒得起来...

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

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
出自唐代韦庄的《送日本国僧敬龙归》 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 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扶桑在渺茫的大海那边,而您的家还在更远的地方。这次回日本,谁与您共到呢?但愿明月陪伴您,一帆风顺地回到您的家!...

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

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
出自宋朝诗人张嵲的《墨梅》 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犹恨东风无意思,更吹烟雨暗黄昏。 赏析  在山边幽静的山谷和水边的村落里,疏疏落落的梅花曾使得过客行人伤心断肠。尤其憎恨东风不解风情,更把烟雨吹拂地使黄昏更暗淡。   这首描写了开在山野村头的梅花,虽然地处偏远,梅花一样能给人带来含蓄的美,并给人带来情绪上的触动。   这笔墨梅更是孑孓独立,清高脱俗,隐忍着寂寞,在孤独...

断送一生憔悴,只销几个黄昏。

断送一生憔悴,只销几个黄昏。
出自宋代赵令畤的《清平乐·春风依旧》 春风依旧。著意随堤柳。搓得蛾儿黄欲就。天气清明时候。去年紫陌青门。今宵雨魄云魂。断送一生憔悴,只销几个黄昏。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和煦的春风,依旧像往年多情地吹拂...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