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出自南宋人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

  四时田园杂兴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乡村夏天日子中的一个场景。

  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日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田里禾苗需求除草了。这是男大家干的活。“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日干完另外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这句直接写劳作局面。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潜移默化,喜欢劳作,所以“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旺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这是乡村中常见的表象,却颇有特征。结句体现了乡村孩童的单纯情味。

  诗人用新鲜的笔调,对乡村初夏时的严重劳作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绘,读来意趣横生。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出自盛唐诗人李白的《子夜吴歌·夏歌》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赏析  这首以写景起端:“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广阔三百里的镜湖,在含着花苞的荷花吐发的时候,西施泛舟出现了,成为采莲人,但是她的艳丽和美名引起了轰动,“人看隘若耶”,人人争餐秀色,使宽阔的若耶溪变得狭隘了,这一“隘”字传神,那种人潮汹涌、人舟填溪满岸的热闹场面,犹如呈...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出自南宋诗人僧志南的《绝句》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赏析  这首小,写诗人在微风细雨中拄杖春游的乐趣。 诗人拄杖春游,却说“杖藜扶我”,是将藜杖人格化了, 仿佛它是一位可以依赖的游伴,默默无言地扶人前行,给人以亲切感,安全感, 使这位老和尚 游兴大涨,欣欣然通过小桥,一路向东。桥东和桥西, 风景未必有很大差别,但对春游的诗人来说,向东向西,...

与中秋节相关的诗句 转缺霜输上转迟, 好风偏似送佳期

与中秋节相关的诗句 转缺霜输上转迟, 好风偏似送佳期
中秋待月  陆龟蒙  转缺霜输上转迟, 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 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 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 欲减初圆及午时。  倪庄中秋  元好问  强饭日逾瘦, 狭衣秋已寒。  儿童漫相忆, 行路岂知难。  露气入茅屋, 溪声喧石滩。  山中夜来月, 到晓不曾看。  秋宵月下有怀  孟浩然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全诗赏析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全诗赏析
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望岳》 望岳 作者:杜甫 年代:唐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赏析:       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这一首是望东岳泰山。736年(开元二十四年),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